文化公园设计理念_文化公园设计案例
1.厦门市同安文化中心方案设计?
2.绿色建筑景观生态化设计原理与案例(三)
3.河源客家文化公园的实施方案介绍
4.打造日式庭院公园景观,和风元素不可少!
5.中建·慧客厅|杭州园林开启常德城市园林共生
6.废弃工厂改造而成的中山岐江公园有什么可观赏性呢?
公园具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公园一般可分为城市公园、森林公园、主题公园、专类园等。现代的公园以其环境幽深和清凉避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情侣们,老人们,孩子们的共同圣地,以至于在公园中发生了无数个故事,成为人们喜怒哀乐的又一聚集地,也因此很多的书籍,**,连续剧的背景都选在了公园。下面一起来看看公园设计说明是什么样的吧!
一、公园设计说明之规划布局
(一)休闲观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北端,这里植被相对稀疏,视野开阔,是俯瞰全市的绝佳景点。依附照山形走势在地势较高处规划三处观景建筑,彼此分隔,相得益彰。
1、观景平台:在山顶相对开阔的地方开辟设置观景平台,其上构造钢架、张拉膜搭建的观景亭,供居民及游人休息、聊天、饮茶等使用,观景亭既考虑人与建筑的尺度,同时自身也是体现城市景观形象的小品。
2、观景亭:在近中心区的峭壁处建构两处膜结构亭,形状似展翅欲飞的仙鹤,游人可登高远眺,亦可在亭中休息,两亭之间遥相呼应,夜晚灯火通明,成为都市中的亮点。
(二)生态文化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西南部,这里林木茂盛、有一个村落和两处寺庙:上林庙和山塘庙,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宗教文化色彩。本区利用现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塑造地方文化熠晨园林景观。
1、上林庙博物馆
确保原上林庙寺院的环境氛围,保护其视线走廊和空间环境效果。在道及门区等视线敏感区避免设置大型构筑物及各种与景点氛围不和谐的元素;对已有影响景观的构筑物应予以拆除或改造。大力挖掘寺庙的历史文化内涵,修建上林庙博物馆,充实馆藏内容,全面展示上林庙的历史背景、社会作用,充分体现中华古老的文化艺术风格与成就及道教的特点。
2、山塘庙
现状中是以杨家将为主题的宗教建筑,规划中建议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利用和改建,对所在的区域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保留部分原有的寺庙建筑,新增老年活动室,户外布置健身广场,放置健身器械,使整个区域的性质转向公共性,强化其宗教色彩,使之成为老年人活动场所。
3、山居风情度假村
增建各档次度假别墅,运用乡土性建筑材料如天然石材、木材等体现原始自然的建筑风格,外观协调统一、统中有变,室内装设施则各有特色,风格鲜明。别墅建筑为在此度假的游客提高质量的住宿条件,昼保留周围现有植物,在别墅周围点缀花灌木,以构成优美、恬静的别墅群。
在原有山地民居的基址上改建各档别墅,其风格外拙内秀,设施齐全,造型各弄,以古朴自然的造型将游客带入山野林间,倍享温馨。别墅依山势而建,有平台直挑入山谷中,别墅之间可由小路通达,改造村庄木屋条件,住宅内设卫生设施,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成为旅游综合服务区。
控制别墅度假村建筑规模,禁止肓目扩建乱建,保护现有的景观和植物资源,建立完善的电力给排水设施系统,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和破坏。
(三)中心景观带
进一步完善北山公园中心景观带的植被建设,增强其城市绿带的功能,为市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立意别致,造型典雅的综合性的休闲、、健身的场所,建立起联系两山之间的绿色桥梁。
(四)自然风景生态区
位于北部山体的东南部,景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有大量的自然野趣环境,规划在植物群落学和景观生态学的指导下,依据不同的景观规划要求,规划不同的植物群落,从而创造出不同景趣的景点。
1、自然风景园:
面向中心景观带的北山山坡,此处林地开多于合,林地山坡间有较多的空旷地,在此处沿坡向上开辟一道亮丽的透景线,将山下的景色一直延续到山顶,两侧宜建风景林带,以秋色叶为主,配以常绿阔叶乔木和针叶树,乔灌草结合形成高郁闭度的生态风景林。
2、台地园:
在山顶制高点开辟一跌落式台地园,层层台阶随山型跌落,在最高处设一石塔,成为全园的视觉中心,同时也成为城市中借景的对象。
3、生态竹林:
北部山体以北的山坡以竹林景观为特色,点缀秋色叶和针叶类植物,在园路交叉口和景观优美的地段设立景亭和弧廊等景观小品,成为游人观景休息,改造现有园路,使其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同时形成本区朴野、自然的景观特色。
(五)休闲景观带
本区是北山山脚近居民区沿线地势相对平坦的带型绿地,由于靠近居民区,规划中加强了休闲的功能。
1、水景广场(山底公园休闲区)
展示水主题,广场开敞、明朗、以水景环境小品、精致的铺装地面为表现对象,创造与人们心中温泉感觉相呼应的形象。
2、林荫水景道
将空旷的道路改造为步行与车行两部分,沿步行道利用旅游区经生态处理形成的中水,做一条景观水道,以林荫树与花草植物美化水道两侧的环境,并在适当地点修建一到两处表现本地特点的建筑文艺小品,作为点晴之笔激活居住区的环境。
3、体育游乐场
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及障碍等条件,结合自然材料(原木、绳索、废轮胎等)设计各项独特的游乐设施,让人们在其间跳跃、攀爬、摇荡,尽情游戏于天地之间。为山林增添不少野趣。由于该项目占地面积小,建议在施工时采用密集式运动设施,在狭窄的基地,以立体构筑方式将数项活动设立于一处。
4、采石场生态重建区
大力整治现有采石场,推平、推缓陡坡,利用石料修路、填坑,增加可建设用地,利用石料堆山障景,改变景区整体环境。设置各项游戏设施,使之成为宜人的休憩环境。
科学植树造林,改良区域气候。当整体环境有了大幅度改善后,本区将成为区域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但这是一项前期投入较大、投资回收期长,需要下大力气,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作为规划建设的长期目标,必须加以重视并长期坚持。
二、公园设计说明之绿化规划
(一)规划原则
生态环境保全原则:建设和维护本地区的生态平衡,育林、造林、保林、杜绝任何可能的破坏、毁林行径。绿化、美化、采花一体化,注意形成多种组合的形式各异的植物空间。
1、道路绿化:
2、公路绿化:选择枫香、黄山栾树、香樟等作为行道树,沿线种植,留出透景线。
3、游览道路沿线绿化:作为联系园内各点的通行用地,其绿化配置主要考虑对游人的引导及沿途相关景物的适时展示。种植方式上以自然式风景林带为主,强调路口绿化。
4、山林地绿化:在公园的山坡地及外围可视范围内营造风景林、防护林,选择乡土速生树种,快速形成森林景观,以良好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服务于其它景点。
5、树种选择:
(1)常绿乔木:柳杉、湿地松、马尾松、深山含笑、香樟、杜英、女贞、紫楠、浙江樟、香泡、棕榈、桂花、楷杷、杨梅、柑桔。
落叶乔木:青冈栎、杂交鹅掌揪、白玉兰、板栗、三角枫、枫杨、榔榆、柿树、银杏、麻栎、无患子、花榈木、苦槠、枫香、乌桕、黄连木、黄山栾树、鸡爪槭、罗汉松、水杉、珊瑚朴。
(2)灌木:木芙蓉、红叶李、山麻杆、六月雪、山茶、茶梅、栀子花、中华胡枝子、胡颓子、紫荆、紫薇、金钟、中华绣线菊、黄馨、腊梅、垂丝海棠、山茶、杜鹃、映山红、阔叶十大功劳。
(3)藤本:常绿油麻藤、凌宵、爬山虎、山葡萄、络石、辟荔。
(4)花卉地被:鸢尾、二月兰、红花苕子、白花三叶草、红花酢浆草、石蒜、葱兰、麦冬、玉簪。
(5)竹类:毛竹、箬竹、粉单竹、淡竹。
以上就是关于公园设计说明、公园景观设计的全部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构成公园的主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气候、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演变的。公园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地、因时制宜,创造不同的地方特点和风格。
厦门市同安文化中心方案设计?
公园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下面以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为例,向大家介绍公园设计重点是什么。
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充分利用环境因子,?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1、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1.1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1.2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
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1.3生态可协调性原则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2、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
2.1?以生态发展为依据,?发挥“绿”的效益
“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绿”的效益包括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所以要合理配置植物造景的绿色效益。
2.2?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中的人们向往绿色,渴望回归大自然环境。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植物造景应综合考虑立地条件中的土壤、气候、降雨量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中,?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2.3?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与合理引进相结合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树种地区差异较大,?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同时,?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适生、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增加本地区园林植物种类。
以上就是关于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全部介绍,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具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公园一般可分为城市公园、森林公园、主题公园、专类园等。公园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绿色建筑景观生态化设计原理与案例(三)
1前言
厦门是国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点发展城市。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厦门市政府也非常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重点建设了一批旨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大型综合文化建筑。厦门市同安文化中心项目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启动的,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施工阶段。
项目选址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同安文化公园的入口位置,基地西侧与已经建成使用的同安体育馆相隔不过百米。南侧紧邻324国道,东侧和北侧是规划面积6hm2的同安文化公园。项目选址是同安总体规划中的中心地段,也是未来同安市民休闲活动中心。(见图1)
厦门同安文化中心规划总用地面积30000m2,总建筑面积为20000m2。由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部分组成。其中科技馆建筑面积约8000m2,内设1000座剧场1座;文化馆建筑面积7000m2,图书馆建筑面积5000m2。
2无动不舞——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构思立意
2.1同安的历史与文化
同安历史悠久,始建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1996年撤县,设为厦门市同安区。同安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民间有着无金(金门)不成铜(同安)的说法。同安也是厦门民间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间习俗。其中以歌仔戏尤为著名。目前,歌仔戏已经成为闽台交流的重要文化项目,是两岸关系不可或缺的文化纽带。
2.2立意构思植根于地域文化
作为一个为市民服务的综合性文化建筑,如何体现当地文化特色?这是方案构思的重点,我们认为在表达对传统文化的集成时,不能只作表面文章,只运用传统建筑符号,应该从地域文化的特色入手,深入挖掘其内涵,寻找切入点。
通过对同安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发现歌仔戏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活动,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如何能从歌仔戏中抽取有价值的理念便成为设计者思考的切入点。
2.3无动不舞与水袖的构思立意
歌仔戏的表演艺术属于传统戏剧的一种,传统戏曲最重要的元素为身段与唱腔,所谓有声皆歌,无动不舞。这种艺术特色,也非常完整地体现在歌仔戏中,尤其是歌仔戏对于舞的重视。
水袖虽不是歌仔戏所独有的舞蹈动作,但在歌仔戏众多的舞蹈动作中,却是给人深刻印象的代表性动作,因此水袖成为了设计者构思的源泉。它是古典戏曲表演者在舞台上夸张表达人物情绪时放大、延长的手势,通过抛甩,旋转长袖等一系列动作组成的。方案构思与立意便是根据水袖这一动作特点,提取其原型特征,即围绕中心旋转形成一种流动的动态作为构思的原点。
围绕着这个立意,同安文化中心建筑的布局模式及空间处理要体现出旋转和舞动的特征。(见图2)
3整体规划
3.1主体建筑的布局
依照设计原则并根据所得出的无动不舞构思立意,通过图形拓扑的方法将建筑形体划分为三个部分,中间是科技馆,东西两翼展开为文化馆和图书馆。从总体构图上如同翩翩舞动的水袖,整体造型极富动感。同时,也使得整个建筑群体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打破了原有的三栋建筑相互孤立的规划模式,具有一定的突破性。
3.2城市肌理的延续
通过对城市规划及项目周边环境的认真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同安文化中心位于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区位。首先,此项目周边的城市肌理虽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但还是呈现出比较规则的横平竖直的方格网形态。同时,新规划的同安文化公园,由于受到东西溪走向的影响,其肌理特征呈现出与正南北向有一定角度的斜向方格网。
同安文化中心位于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就必须用特定的方法对周边环境肌理进行有效的呼应。我们的设计方法是将两种不同的肌理模式相互叠加,形成正斜交叉格网肌理。(见图6)
3.3总平面的构成
总平面的构成分六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城市轴网的融入,即将前文所述的正斜交叉格网肌理进行梳理调整以适应用地条件和建筑功能。第二步,建筑体量的融入。将富有动感,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体放入到用地内。第三步,路径的插入。即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完善。第四步,水系的融入。第五步,环境的融入。包括绿环景观,文化广场在内的环境体系进一步完善。第六步,构成总平面。
3.4合理的交通架构
3.4.1车行交通
通过合理组织,规划中将主要的车行系统布置在用地西侧。为了不割断文化中心与文化公园的联系,方案中只允许紧急消防通道从文化中心和公园之间穿过。在用地的西南角布置了停车场,以满足影剧院的停车需求。同时在靠近影剧院入口的位置设置了临时停车区域,供观众上下车。
3.4.2步行交通
主要步行轴线由文化公园中延伸至用地中,这样可以有效地联系文化中心与文化公园,让这两大文化设施连成一体。另外,规划中还在主体建筑周围设计了环形景观步道,并在主入口附近设置了相应的缓冲空间。为了避免324国道的交通噪声对建筑的干扰,在主体建筑和324国道之间设计了大型的开放广场,建筑主体尽量后退,既可以降低噪音对建筑的干扰,又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休闲广场。
3.5完善的景观体系
3.5.1轴线
规划中有一主一次两条景观轴线。主要景观轴线是沿着同安文化公园的主轴线一直延伸穿过文化中心内部连接到324国道上的主入口。次要景观轴线是由建筑本身构成,由科技馆中轴线延伸并垂直于324国道。两条轴线相互交错,互为依托,构成了主要的景观体系。
3.5.2节点
在景观轴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布置等级不同的景观节点,每个节点有着自己的特色,进一步完善了景观体系。
3.5.3水景
规划中在建筑东侧与公园邻近的地方布置了特色鲜明的水景,既活跃空间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小气候。
4建筑设计
4.1动感的造型处理
建筑造型取意歌仔戏中常见动作——甩水袖的动作。两部分弧形围绕中间的圆形剧院环绕布置,同时将屋面倾斜布置,为增加动感,屋顶做成柔和的衣袖状,写意的表达水袖的动作,极富文化内涵。
在建筑材料的选取上,我们选择两类有代表性的材质。一是反映时代气息,体现现代建筑特色的铝板和玻璃,使建筑看上去轻盈活泼;另外是选取当地特有的砖和石材,尤其是红砖的运用,与闽南地区特有的红砖厝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4.2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功能分为三个部分,科技馆、文化馆和图书馆。我们将三者联系在一起,一气呵成。三个功能分区即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同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建筑空间的丰富性,空间有收有放,室内外空间的过渡有序而又充满趣味。
由于此项目功能繁多,导致流线关系复杂。如何在繁乱的功能中梳理出一套井然有序的流线秩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经过分析,合理的组织了观众流线、演员流线、办公流线、读者流线、书籍流线、道具流线等多条流线,避免相互干扰的流线形成交叉,在最大程度上让交通流线舒畅。
5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类似的大型综合类文化建筑项目还有很多,属于热点工程,也是反映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如何更深层次地尊重与传承地域文化,是我们设计工作者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作为中标单位,通过对厦门同安文化中心的构思与设计,我们提出了带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方法,即寻找地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然后从中抽取特征原型,加以抽象提炼,运用建筑语言予以表达。我们也希望此文能对广大建筑与规划设计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source=bdzd
河源客家文化公园的实施方案介绍
3、生态设计的几个实践案例
3.1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1)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 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
3.2 雨洪利用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的生态化设计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俞孔坚等,2005)。永宁江公园方案提出6大景观战略,核心思想是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的底,然后在此基底上,设计体现人文的“图”;基底是大量的、粗野的,它因为自然过程而存在,并提供自然的服务,而“图”是最少量的、精致的,它因为人的体验、和对自然服务的接受而存在。这些战略包括:
(1)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停止河道渠化工程
(2)一个内河湿地,形成生态化的旱涝调节系统和乡土生境
(3)一个由大量乡土物种构成的景观基底
(4)水杉方阵,平凡的纪念
(5)景观盒,最少量的设计
(6)延续城市的道路肌理,最便捷地输出公园的服务功能
永宁公园于2003年五月正式建成开园,由于大量应用乡土植物,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公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设计之初的设想和目标已基本实现,2004年夏天还经历了25年来最严重的台风破坏,但也很快得到了恢复。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节点和示范地,永宁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a) 自然过程的保护和恢复:长达2公里的永宁江水岸恢复了自然形态,沿岸湿地系统得到了恢复并完善;形成了一条内河湿地系统,对流域的防洪滞洪起到积极作用;
(b) 生物过程的保护和促进:保留滨水带的芦苇、菖莆等种群,大量应用乡土物种进行河堤的防护,在滨江地带形成了多样化的生境系统。整个公园的绿地面积达到75%,初步形成了物种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c) 人文过程: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富有特色的休闲环境。无论是江滨的芒草丛中,还是在横垮在内河湿地的栈桥之上,也或是野草掩映的景观盒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青年男女,老人和小孩在快乐地享受着公园的美景和自然的服务:远山被招引入公园中的美术馆,黄岩的历史和故事不经意间在公园的使用者中传咏着、解释着,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由此而生;不曾被注意的乡土野草突然间显示出无比的魅力,一种关于自然和环境的新的伦理犹如润物无声的春风细雨,在参观者的心中孕育:爱护脚下的每一种野草,它们是美的;籍借着共同的自然和乡土的事与物,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也因此在这里发生:青年男女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同事和同游之间。
永宁公园通过对生态基础设施关键地段的设计,改善和促进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让城市居民能充分享受到这些服务。
3.3 丰产的景观: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景观
在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里,用东北稻作为景观素材,设计了一片校园稻田。在四时变化的稻田景观中,分布着一个个读书台,让稻香融入书声。用最普通、最经济而高产的材料、在一个当代校园里,演绎了关于土地、人民、农耕文化的耕读故事,诠释了“白话”景观的理念,也表明了设计师在面对诸如土地生态危机和粮食安全危机时所持的态度(俞孔坚等,2005)。
沈阳建筑大学原名沈阳建筑工程学院,位于沈阳市区,始建于1948年。为发展需要,像全国其它上百所大学一样,学校迁入规划中的浑南大学园区。新校园总占地面积80公顷。
项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1) 场地原属高产农田,是东北稻的种植地,土地肥沃,水源丰沛。这一场地特征在现场踏勘时便给设计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场地因建筑施工而面目全非,但茂盛生长的稗草、水蓼等乡土物种,仍然能告诉设计者,这里所适宜的植被。
(2) 时间紧迫:校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新校园的景观效果,迎接当年九月的新生入学;
(3) 资金有限:校园基建预算基本只能满足校舍建设,很难有资金用于环境建设;
(4) 特色要求:新校园需要有独特的个性,而景观起着关键的作用。
这些机遇和挑战,注定了稻田将是一个最合适的景观战略。因为:
第一、稻田最适宜于本地生长,而且,东北稻有150~200天的生长期,因此,有较长的观赏期;
第二、稻田的建设和管理成本低,技术要求低,比传统校园的花草管理还要简单,几个普通农民就能很好完成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不但如此,还可以有收入;
第三、见效快,几个月内就可以形成有着四季交替的稻田景观;
第四、有特色,符合场地特点,可以形成独特的稻田校园。
第五、具有深刻的教育和文化意义,经过3年的春种秋收,目前,沈阳建筑大学已经围绕校园稻田形成的了独特的校园文化。中国农耕文化、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在师生的劳动参与和季节变换中得到了活生生的展现。校园的插秧节,收割节,接待中学生参观稻田,等等,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校园稻田还被沈阳国际园艺博览会作为博览园的一个部分。
第六、“建院金米”,年产近万斤的稻米收获,被包装成学校的纪念品,深受国内外嘉宾的喜爱。袁隆平院士为之题词曰:“校园飘稻香,育米如育人”,可谓意味深长。
在此稻田校园的对策下,如何使稻田同时能满足一个现代化校园的功能,并能超越大田稻作,而成为“后农业”时代的稻田景观,具有审美启智、休闲读书等功能,则是景观设需要解决的。
4、结语
与传统设计相比,生态设计在对待许多设计问题上有其特点。但是,生态设计应该作为设计途径的进化和延续,而非突变和割裂。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生态的设计应该、也必须是美的。
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其悠久历史之核心,但也正是设计中的生态意义使景观设计这一职业出现分异,其一极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其另一极则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Mozingo,1997)。这种由来已久的分野到生态设计中应得到溶合。
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人类的持续。如果把生态设计理解为远离城市的丛林中或自然保护地的设计,或是环保主义者在其后院的一种实验,或是认为只能在城市中的样板区的一种摆设,那是对生态设计的偏见,至少是对现代和未来生态设计概念的不理解。
生态设计是一个过程,一种“道”,而不是由专业人员提供一种产品(Cunha,1997)。通过这种过程使每个人熟悉特定场所中的自然过程,从而参与到生态化的环境和社区的建设中。生态设计是使城市和社区走向生态化和趋于更可持续的必由之路。
生态设计更是一种伦理。它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是每个设计师的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已故景观设计专业泰斗Sassakii说过,景观设计师可以给地球带来深刻的变化,同样,他也可能陶醉在乐衷于鸡毛蒜皮般的艺术的自我表现之中。有了对社会和土地的责任感,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选择前者。
生态设计是经济的,生态和经济本质上是同一的,生态学就是自然的经济学(Nature’s economy)。两者之所以会有当今的矛盾,原因在于我们对经济的理解的不完全性和衡量经济的以当代人和以人类中心的价值偏差(俞孔坚,1998).生态设计则强调多目标的、完全的经济性。
表、常规设计与生态设计之比较(参照Vander Ryn and Cowan)
问题 常规设计 生态设计
能源 消耗自然资本,基本上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能源,包括石油和核能。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或生物能。
材料利用 过量使用高质量材料,使低质材料变为有毒、有害物质,遗存在土壤中或释放入空气。 循环利用可再生物质,废物再利用,易于回收、维修、灵活可变、持久。
污染 大量、泛滥 减少到最低限度,废弃物的量与成份与生态系统的吸收能力相适应。
有毒物 普遍使用,从除虫剂到涂料。 非常谨慎使用。
生态测算 只出于规定要求而做,如环境影响评价。 贯穿于项目整个过程的生态影响测算,从材料提取,到成分的回收和再利用
生态学和经济学关系 视两者为对立,短期眼光。 视两者为统一,长远眼光。
设计指标 习惯、舒适,经济学的。 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经济学的。
对生态环境的敏感性 规范化的模式在全球重复使用,很少考虑地方文化和场所特征,摩天大楼从纽约到上海,如出一辙。 应生物区域不同而有变化,设计遵从当地的土壤、植物、材料、文化、气候、地形,解决之道来自场地。
对文化环境的敏感性 全球文化趋同,损害人类的共同财富。 尊重和培植地方的传统知识、技术和材料,丰富人类的共同财富。
生物、文化和经济的多样性 使用标准化的设计,高能耗和材料浪费,从而导致生物文化及经济多样性的损失。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与当地相适应的文化以及经济支撑。
知识基础 狭窄的专业指向,单一的。 综合多个设计学科以及广泛的科学,是综合性的。
空间尺度 往往局限于单一尺度。 综合多个尺度的设计,在大尺度上反映了小尺度的影响,或在小尺度上反映大尺度的影响。
整体系统 画地为牢,以人定边界为限,不考虑自然过程的连续性。 以整体系统为对象,设计旨在实现系统内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自然的作用 设计强加在自然之上,以实现控制和狭隘地满足人的需要。 与自然合作,尽量利用自然的能动性和自组织能力。
潜在的寓义 机器、产品、零件 细胞、机体、生态系统。
可参与性 依赖于专业术语和专家、排斥公众的参与。 致力于广泛而开放的讨论,人人都是设计的参与者
学习的类型 自然和技术是掩藏的,设计无益于教育。 自然过程和技术是显露的,设计带我们走近维持我们的系统。
对可持续危机的反应 视文化与自然为对立物,试图通过微弱的保护措施来减缓事态的恶化,而不追究更深的、根本的原因。 视文化与生态为潜在的共生物,不拘泥于表面的措施,而是探索积极地再创人类及生态系统健康的实践。
打造日式庭院公园景观,和风元素不可少!
六家设计单位经过第一轮的角逐,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的方案和英国METAMODE建筑与规划设计公司的方案被评为优胜方案。
经过第二轮的深化设计,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的方案最终胜出,并成为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主轴线采用相对规则的形式语言,以突出中轴景观庄严的整体气势。主轴线序列包括公园主入口广场、历史台阶、孙中山铜像广场、景观步道、客家古邑博物馆、亲水休闲广场、图书馆、登山道、观景阁等。以湖区为主的自然轴线则主要采用相对灵活自由的形式语言,使湖区的人工景观与自然山水景观融为一体。
在不影响行政中心的前提下,设置公园南侧面向城市的主入口;在尖峰子山、马古山之间引水蓄湖,沿湖布置反映中原和客家特色的酒店、民俗馆等设施,同时水面起到调节区域气候和用于树木种植浇灌的作用。为了加强公园东西两侧的联系,将东城西片区纬十二路通过隧道与公园西侧纬十二路连通。为了突出公园的生态性,应加大投入对山体植被进行改造,种植符合地域特色的树种,起到城市“绿肺”的作用。
公园以山体、水体、建筑三者为基础,结合现状及规划目标,设计了两条游览轴线。第一,以建筑为主体的纵向轴线,包括规划馆及入口主广场,中轴大阶梯,博物馆,图书馆,临湖台地广场及山顶观景平台。各空间开阔大气,适用于举行各类大型文化活动,气氛活跃,展示客家人文风俗,传承浓厚的客家文化精神。第二以水体为主题的滨水游览路线,包括西入口广场,亲水平台,图书馆,客家民俗馆,度假酒店以及北入口广场。各空间以休闲氛围为主,充分利用水体,创造各种滨水亲水休闲平台,充满生态、恬静的山水诗意,展现客家人爱好自然,积极乐观的一面。
公园中的河源客家古邑博物馆、河源市图书馆新馆、观景阁等建筑,不拘泥于传统的客家建筑形式,其中博物馆以河源典型的客家建筑四角楼、图书馆则以客家的五凤楼等为灵感,结合场地地形,并与周边环境高度融合,采用现代的手法重新诠释客家建筑文化,既体现了客家文化思想精髓,又体现了对场地的尊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成为公园另一大特色。
中建·慧客厅|杭州园林开启常德城市园林共生
想让你家的私家庭院秒变日式风情,吸睛又美观?以下三大重点你必须get
突出特色外观让庭院独具魅力!别让你的庭院淹没在千篇一律的设计中,特别是身处风景名胜区的你,更要让庭院与周围环境、文化完美融合,给游客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
功能化内部设计让生活更美好!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我们追求的是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庭院。运用现代建筑技术,为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等各个空间注入高标准设计,让庭院始终走在潮流前沿!
和谐色彩搭配营造温馨舒适氛围!除了美观大方,庭院的颜色搭配还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让我们一起打造既温馨又和谐的日式庭院,为生活增色添彩!
废弃工厂改造而成的中山岐江公园有什么可观赏性呢?
城市向前,大多被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的理念代替,忙碌的城市生活者难以得闲向郊外的大自然远足休憩。
未来,生活在常德中建·生态智慧城,完全不用担心城市向前走带来的烦恼。近千亩的芙蓉公园,杭州园林设计院把自然和美景搬到了家门口,不出远门安享西湖瑰丽,忙里偷闲,闹中取静,中建·生态智慧城将为市民带来一番别致的享受。
中建·慧客厅了栏目对杭州园林风景一院第三设计所所长寿晓鸣先生进行了专访,请他诠释杭州园林是如何站在城市的高度缔造芙蓉公园,并提前分享未来美好生活的样子。
设计亮点
家门口的“杭州园林”
杭州园林设计院是一个老牌设计院,最早在1955年成立,距今有六十余年的历史,也是全国最早的七家甲级设计院之一(包括建筑、园林的双甲级),并且在去年的5月份成功在创业板上市,是现在A股市场里唯一一家以园林设计为主营行业的上市公司。
杭州园林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扎根国内市场,做为老牌园林设计院,主要服务的还是大型市政项目,例如西湖的湖西综保工程、热门景点西溪湿地、长沙阳湖湿地公园等,2015年主导了G20主会场以及周边场馆的景观改造的项目,继而负责金砖分会、博鳌亚洲论坛等,这次受邀参与打造中建·生态智慧城的中央景观,杭州园林非常期待这次合作。
杭州园林和苏州园林、岭南园林等其他园林风格有些不同,杭州园林强调的是山水园林,区别于传统观念中对于园林的概念,一方庭院,几处小景,杭州园林则强调的是融于自然,施法自然,人与天共融的景观。
所以基本上都是以大的自然格局做为背景,来打造一种自然生态的感觉。
例如:我们在做西溪湿地的时候,那里本来是居民居住的地方,我们当时决定把当地的鱼塘打通之后,形成了自然的水面,整体保留了原生湖景的骨架,但是考虑旅游和后期的使用,我们对河道做了相应的梳理,恢复到原本的面貌,这样以自然为本的设计观念,也运用在了常德中建·生态智慧城的公园设计中了。
历史、文化、自然的生活社区
自然、生态的文化,对于公园而言还远远不够。从功能、活动的需求和其他的考虑,杭州园林在芙蓉公园的功能安排和活动的安排时,做出了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考虑到公园生态智慧的主题,另一个因为临近高校园区,所以在整体定位时希望突出年轻运动的形象,与现代的气氛相吻合,整体都围绕自然、水、植物作为主轴,像植物生长一样在主轴上展开;
在活动功能上,突出运动、时尚的主题。其中滨水运动是围绕主湖面,打造慢跑道;在夜生活打造这一块,打造了滨水的商业街区,目的是希望能够把尽量多的年轻人吸引过来。
当然除了新文化,还是需要一些厚重感,这样既能够吸引新的常德人,也能够让老的常德市民有一些熟悉的感觉,所以在处理这方面的角度,把原来沅江边的两个重要景点,阳生庙和犀牛望月恢复到公园中来,这个也是市民们在当时提出的需求,所以在设计中也回应了这个需求。
杭州园林会让芙蓉公园既具有时代的朝气,又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以自然生态为基底,以时尚运动为功能,给人一种新的体验,新的生活,绿色户外社区的概念。
依水而生,联通城市与自然
未来的公园是不需要边界的,绿网应该与城市道路相结合,同时未来公园肩负着纯自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纽带,这是芙蓉公园设计中重要体现的。
中建·生态智慧城的核心地带从体育公园延伸到江边,把人从城市引到沅江边,希望市民看到沅江并感受沅江,同时希望公园不仅仅是对人开放,还能把自然的元素和活力带入空间之中,所以芙蓉公园保留了生态脉络,新河和穿紫河沿线的连续性,自然、城市和人文很好的融合到一起。
园林城市中的园林城市
来常德之前,通过网络,杭州园林设计院对这个城市只有初步的了解,来常德之后,我们还是很惊讶的,常德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市,公园数量非常多,水系在湖南地区也属于十分丰富的区域。
常德的公园在体量和功能上来说都是十分优秀的,因此我们也从中吸取了许多不错的经验,从人文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我们也找到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点。
常德山水绿城的感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也希望把这个感觉融入公园设计的里面去,而且我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公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杭州园林对未来公园的畅想和希望,要让芙蓉公园能代表未来常德、乃至湖南,乃至全国的这种绿色公园的发展模式。
中建·生态智慧城离沅江很近,又在整个公园的中间,很好的起到了把人从城市空间引入自然空间的作用,这种绿色空间和居住空间无缝对接是思考的重点,中建·生态智慧城一定会成为园林城市里的园林城市。
城央绿肺:常德芙蓉公园VS杭州西湖
我一直生活在杭州,所以我对西湖的感情比较深刻,无论我走到哪,我觉得西湖都是一个不错的案例,因为西湖与城市的关系非常紧密,它有旅游风景区的部分,也有针对市民休闲的部分,也有纯自然对人类活动有所控制的部分,所以它是一个和城市真正做到紧密结合的案例,这也是我们理想中的常德以后的公园建设和发展的大方向。
我们觉得中建·生态智慧城是具备这个条件的,它在区位上和西湖有一定的类似,我们也希望能够借鉴西湖综保工程的经验,将中建·生态智慧城的核心绿地建设成一个与城市融合得比较好的公园。
从公园的功能上来讲,它对于城市是一个生态与自然的核心。城市中的公共绿地资源相对而言比较的,特别是像中建·生态智慧城这样大型的公园,其核心绿地势必会成为将来城市中的一个绿肺。
▲ 中建·生态智慧城|壹号府 效果图
从社会功能上来讲,它也是我们生活、需要的公共社交空间,这一点在现在的城市发展中也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个人信息端,手机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慢慢的变少,居住在同一栋楼,可能都不知道邻居是谁,有了公共社区之后,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
从文化角度出发,公园也是文化的体现,类似于精神堡垒的存在。所以我们在构思芙蓉公园的时候,也考虑到该项目可能成为代表未来常德的一个地标。
自然、功能、文化,就是一个城市存在的意义。
在这里,看见常德的未来 中建·生态智慧城 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城市崛起 开启美好生活
杭州园林设计院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甲级园林设计院,也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十佳民营勘察设计企业”,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诚信单位,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先进单位等。
前身为杭州园林设计院,于2011年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设计院坚持 “精心设计、科学管理、诚信服务、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共完成各类设计项目1500余项,其中近百个项目荣获国家、部、省、市优秀工程设计奖,为杭州西湖、西溪、G20 杭州峰会、厦门金砖会晤、博鳌亚洲论坛等设计的园林景观项目,创造了风景园林行业的新典范,获得了瞩目的国际影响力和广泛的社会认同,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 设 计 作 品
访谈嘉宾
寿晓鸣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风景一院三所所长,工程师,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11年,曾担任杭州g20峰会主会场核心区景观,厦门金砖峰会主会场核心区景观等项目的主创设计师。
纵观全国,大大小小的文创园不计其数,细究它的前身,大多是废弃的老工厂,破旧不堪,被人遗弃,经过设计师的妙手回春,摇身一变成为时尚文艺的创业园,复古与现代的相互交织,碰撞出另一种新潮。其实在中山,破旧工厂除了改造成为文创园,还有另一种身份,那就是主题公园,将工业风搬进大自然,同样是别有韵味。此番中山之行,我便来到了岐江公园,尽享历史文化与自然之美的相互碰撞。
岐江公园地处中山市中心地带,前身是中山市粤东造船厂,经过设计师的再生,成为一座极具特色的主题公园,公园融入了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等设计理念,合理保留了旧址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和植物,同时引用了现代设计手法,将其改造,历史特色与现代性相互交融,艺术感十足。
岐江公园占地面积高达11公顷,水域辽阔,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为公园增添了几分清新之美。漫步公园,四周绿树掩映,环境优美,各式各样的绿植相映成趣,让人倍感舒适。公园内景点众多,船坞、骨骼水塔、铁轨等相互串联,将船厂旧时的辉煌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些古老的建筑在风雨的洗礼下逐渐褪色,与四周的现代设计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
沿着铁轨缓缓踱步,感受脚尖传来的历史底蕴,斑驳的铁轨在岁月的沉淀下已经面目全非,脱落、褪色,长满铁锈,但铁轨两侧却绿草如茵,格外茂盛。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铁轨四周林立的柱子,洁白的柱子错落有致,宛若一座迷宫,营造出一座得天独厚的背景墙,成为打卡拍照的首选之地。
公园内矗立着一座雕塑,那是旧时工人生产工作的场景,古老的发电机,严谨的工作状态,瞬间将人拉回上个世纪,代入感十足。在岐江边上的一座榕树岛上,坐落着一座琥珀水塔,距今已有五六十年历史,由一座废旧水塔罩上一个金属框架的玻璃外壳构成,因造型酷似一只昆虫被凝固于水塔之中,因此取名为琥珀水塔。除了造型外观,水塔还具有引航作用,每逢黑夜降临,水塔顶部的发光体光芒四射,为夜航的船只指明方向。
来到这里,可以看到一些溜达散步的老人,他们作为上个世纪的时代见证者,这里凝聚了数不尽的独家记忆,那些古老的旧设备、古树都承载了无数回忆,老人们在此回忆芳华,细数青春,让人感慨万千。相比于其他公园,岐江公园多了一份文化底蕴与历史情怀,来到这里,除了感受鸟语花香,更重要的是可以寻找一个时代的印记和风采。
漫步公园,随处可见设计感十足的建筑,这些看似不经意的陈设,都是经过设计师的深思熟虑,每一处都匠心独到。值得一提的是,岐江公园曾凭借着出色的设计获得?2003年度中国建筑艺术奖?、?2009年度ULI全球卓越奖?等荣誉,地位不容小觑。对于艺术爱好者而言,这里绝对是一座流连忘返之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