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公园戏曲_太和公园唱的豫剧
1.豫剧名家名段有哪些?
2.北京哪个公园有豫剧
3.河北省邯郸市哪个曲剧团唱的好
4.想找豫剧《朝阳沟》选段三个老太太的唱词和简谱
5.豫剧为什么都是降e调
6.豫剧的相关知识(发展历史、流行区域、经典剧目、人物等)
迎亲的唢呐歌曲有《抬花轿》。
《抬花轿》原名《香囊记》,原唱宋桂玲,豫剧艺术家。
宋桂玲,1933年4月15日~1999年5月17日,河南开封人,豫剧小皇后,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她8岁进开封快乐戏院学戏,专攻刀马、花旦。12岁便以“文武双全”之誉担任主演。她主演的豫剧《抬花轿》《黄金蝉》《茶瓶记》等灌制了唱片。
1985年任河南省豫剧一团艺术指导。生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她的唱腔俏、醇、脆;身段娇、娴、美。
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她主演过150多部戏,塑造了近百位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抬花轿》中的周凤莲,便是其中颇具特色、生动鲜明的一个艺术形象。
《抬花轿》原名《香囊记》,在豫剧舞台上已流传多年,虽未达到家喻户晓,但无数戏迷耳熟能传。每逢欢庆时刻,《抬花轿》中"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的唱段还都是必唱的曲目。此剧已经成为了豫剧花旦行当的看家戏。
《抬花轿》原名《香囊记》一剧,她在50年代初已把“疯丫头”周凤莲唱红后,又不断揣摩,不断改进,为使周凤莲的性格更丰满,于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次在新娘子坐花轿时加上了一节欢快活泼的唱段。
韵味醇厚的祥符调把这个戏唱得欢,唱得活,唱得热闹腾天。宋桂玲又根据自己嘴皮子快、吐字清晰的特点,还在该剧中加进了难度很大的两段唱--夸香囊和夸妹妹,听来如珠落玉盘。后学者则因难度过大,对此两段唱腔很少问津,令人抱憾。
豫剧名家名段有哪些?
豫剧经典唱段有:
1、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陈素真演员)——豫剧《春秋配》选段
2、与君子在荒郊前来问话(陈素真演员)——豫剧《春秋配》选段
3、你问他因何事荒郊走马(陈素真演员)——豫剧《春秋配》选段
4、终日里闷悠悠如痴如醉(陈素真演员)——豫剧《梵王宫》选段
5、崔家女一阵阵我泪如梭(陈素真演员)——豫剧《三上轿》选段
6、今日里我顾不得闺阁端仪(陈素真演员)——豫剧《宇宙锋》选段
7、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常香玉演员)——豫剧《花木兰》选段
8、花将军变成花家的女郎(常香玉演员)——豫剧《花木兰》选段
豫剧因各地语音差异,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清末民初,洛阳等地的豫剧多用下五音,而开封等地的豫剧多用上五音,形成鲜明对比。
在豫剧繁盛时期,从事豫剧专业的演员,不仅有汉族,还有回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高山族、犹太人等少数族裔。
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北京哪个公园有豫剧
豫剧:
《当初他甜言蜜语将我骗》出自《泪洒相思地》李金枝演唱
《斩驸马本是把孤王来欺》出自《打金枝》刘忠河演唱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出自《花木兰》常香玉演唱
《老身家住南阳地》出自《对花枪》马金凤演唱
《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出自《朝阳沟》魏云演唱
《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出自《朝阳沟》王善朴演唱
《摔碗》出自《卖苗郎》张宝英演唱
豫剧(英文:Henan Opera),发源于中原(河南开封)。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与京剧、黄梅戏、评剧、越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也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河北省邯郸市哪个曲剧团唱的好
北京陶然亭公园有豫剧。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豫剧(英文:HenanOpera),发源于中原(河南开封)。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与京剧、黄梅戏、评剧、越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也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想找豫剧《朝阳沟》选段三个老太太的唱词和简谱
邯郸东风豫剧曲剧团唱得好。原因如下:
1、邯郸东风豫剧团始建于1959年,是一支享誉全国的豫剧团体。有专家把东风豫剧团的艺术风格称为“豫剧北派艺术”。
2、自豫剧班开始,许多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如豫剧大王陈素真、宋淑云、桑振君等都先后在此指导教学,传授豫剧表演艺术。
3、因为剧团坚持多求师教,诸家训导,故而剧团不仅艺术水平提高很快,而且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
豫剧为什么都是降e调
现代豫剧《朝阳沟》唱段唱词
银环: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
看不完说不尽胜利的消息
农村是青年人广阔天地
千条路我不走选定山区
离城市到农村接受教育
同学们走了一批又一批毫不犹豫
妈呀妈
你何时同意让我去
恨不能插上翅膀飞
你呀你
我写信催你不见你
难道说恁县里没有邮局
桃花谢梨花开杨柳吐絮
一转眼又半年我又愁又急?
银环等:
走一道岭来翻过一架山
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
一行行果树一道道堰?
那个梯田层层把山腰缠
劳动人民用双手把山河打扮
多少汗水浇在里边
清凌凌一股水春夏不断
往上看通到跌水岩
十里大渠流清泉?
旧社会咱山区十年九旱
吃水更比吃油难
牛满坡羊满山像彩色照片
小杏儿像蒜辫把树枝压弯
解放前寸寸土地主霸占
解放后党领导才有今天
那架山为什么削掉一半
修水渠用石料叫它把家搬
在学校怎见这壮丽画面
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
王银环我成了公社社员
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
另一版本:
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
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
这架山好象狮子滚绣球
那道岭丹凤朝阳两翅扇
清凌凌一股水春夏不断
往上看通到跌水岩
好象是珍珠倒卷帘
满坡的野花一片又一片
梯田层层把山腰缠
小野兔东奔西跑穿山跳岩
这又是什么鸟点头叫唤
东山头牛羊哞咩乱叫
小牧童喊一声打了个响鞭?
桃树梨树苹果树遮天盖地
花红梨果象蒜辫把树枝压弯?
油菜花随风摆蝴蝶飞舞
庄稼苗绿油油好象绒毡
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
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
银环拴保:
翻过一架山走过一道洼
这块地种的是什么庄稼
这块地种的是谷子
那块地种的是倭瓜
我知道这一块是玉米?
不用说那一块是蓖麻?
它不是蓖麻是棉花呀?
我认识这块是荆芥
它不是荆芥是芝麻
希望你到咱家
知道啥再说啥
别光说那外行话?
街坊邻居听见了?
不笑出眼泪也笑掉牙?
拴保:
自从你们写信要下乡?
朝阳沟这几天忙了又忙
老支书大会宣传小会讲
二大娘把红绿标语贴满墙?
小妹妹一天村头接几趟
我的娘睡不着只嫌夜长
我的爹逢人就说有了希望
搞科研育良种有人帮忙
咱今天下乡如同打仗?
你的妈一句话你缴枪投降
干革命不光看宣言漂亮
用行动才能把思想丈量
贫下中农颗颗心把咱盼望
盼咱们等咱们早日下乡
早上不去等晌午
晌午不到等后晌?
天天盼夜夜想
等你盼你想你念你
谁知道你的心
比那冰棍还凉?
拴保娘:?
看见了新被子我实在难过
埋怨声亲家母你个糊涂老婆
银环她愿下乡路没走错
你不该把她的后退拖?
你不来俺村俺不恼
好不该说俺是老山窝?
深山野沟自古长有
俺的个子也不比恁长的矬?
自从俺成立了人民公社
一不愁吃来二不愁喝?
千年的荒山栽上树
万年的旱地流清河
你说俺山高路又远
俺今年已经通汽车
只要是银环她主意拿定
你磨破嘴皮也白说
你来看闺女村里过
我看你的老脸往哪搁?
昨夜晚我老婆做了一个好梦
梦见了那银环前来看我一进门笑呵呵
先叫娘后叫爹
下地干活很利索?
帮助我老婆把文化学?
高兴得我心里没法说?
老头子在一旁推推我?
老东西你呀你几辈子没有当婆婆
猛醒来听见鸡叫三遍?
一晚上两只眼我再也没有合?
拴保娘:?
银环儿你不要多操心?
咱这里每年都是好收成
棉花白白生生
萝卜青青凌凌
麦籽个个饱盈盈?
白菜长得磁丁丁?
你爹爹长年能劳动
妹从小就勤谨
全家人连你整五口
你又是城里头下来的学生?
咱队里一敲钟
妹你公公
你两口头前走
他爷俩随后行
男女老少齐上阵?
咱全家拧成一股绳
为改变穷山沟咱各显本领?
二大娘:
俺外甥在部队给我来信
来了一封又一封?
他对咱生产时常关心?
你写上
山沟里一年更比一年好?
千人喜万人笑如意称心
干起活也象在前线打仗?
决心大干劲足风雨不停
野草湾的苹果树开花结果
水库里养的鱼呀一条五斤
绳坡蛟核桃树遮天盖地
大青庄牧畜场牛羊成群
县里的柳书记领着勘探队?
从东山到西山
从山根到山顶
红旗插遍阳坡脑?
他说咱山沟里是个聚宝盆?
你写上
三年来我从没有害过病?
老小孩他说我是钢骨铁筋?
你写上老支书给我开玩笑?
他说我去掉了两条皱纹
再写上你也来咱村落户
高中生来山沟当了农民?
拴保娘:
银环你该怎样看待自己
依我看你有缺点也有成绩
为下乡恁娘俩没少生气
你志不改心不变要来山区
社员们为增产晚睡早起
你也是三更明月你更积极
全村人都看在眼喜在心里
都说你热情恳干工作积极
你应该更严格要求自己
为建设新山区咱坚定不移?
贫下中农都把你当成宝贝?
盼望你在农村大有作为
希望你要前进不要倒退
可不能把文化当成包袱背?
拴保:
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
相处之中无话不谈
我难忘你叫我看董存瑞
你记得我叫你看刘胡兰
董存瑞为人民粉身碎骨
刘胡兰为祖国热血流干
咱看了一遍又一遍
你蓝笔点来我红笔圈?
我也曾感动得流过眼泪
你也曾写诗词贴在床边
咱俩个抱定了共同志愿
要决心做一个有志青年
你说过党叫干啥就干啥
决不能挑肥拣瘦讲价钱
你说的话你讲的话
你一字一句全忘完
想想烈士比比咱?
有什麽苦来怕什麽难?
你要远走你就走?
我坚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
银环:?
走一道岭来翻一道沟?
山水依旧气爽风柔
东山头牛羊哞咩乱叫?
我挪一步我心里头添一层愁
刚下乡野花迎面对我笑
至如今见了我皱眉摇头
强回头再看看拴保门口
忘不了您一家把我挽留
你的娘为留我把心操够
好心的李支书为我担忧
小妹妹为留我跑前跑后
拴保你为留我
又批评又鼓励严格要求
这是我下乡时走过的路
在这里学锄地我把师投
那是咱挑水栽上的红薯
这是我亲手锄过的早秋
那是你嫁接的苹果梨树
一转眼就变得枝肥叶稠
刚下乡庄稼苗才出土不久?
到秋后大囤尖来小囤流
社员们发奋图强乘风破浪
我好比失舵的船顺水漂流
走一步看一眼我看也看不够
挪一步一滴泪气塞咽喉
回家去见了我的同学朋友
我有何言去应酬?
走一步退两步不如不走
千层山遮不住我满面羞
我往哪里去我往哪里走
好难舍好难忘的朝阳沟
我口问心心问口满眼的好庄稼
我难舍难丢
(合)朝阳沟今年又是大丰收
人也留来地也留
拴保:
银环同志你且停步我再说一遍?
你就是马上走也等我说完?
刚下乡在这里咱并肩立站?
你代表同学们发出誓言
你说道革命先烈为人民把青春贡献
新一代要继壮志汗洒高山
银环同志你抬起头再往山上看?
什么人坚守阵地望着你银环?
朝阳沟寸寸土汗浇血染
我说过需要时我敢闯火海上刀山
老支书忆苦思甜那天夜晚
灯光下你可曾写了日记一篇
日记上曾洒下热泪点点
表决心在农村改地换天
银环哪你表决心立誓言
豪言壮语挂嘴边?
你为什么为什么
一遇挫折你(我)全忘完我?
二大娘:
白天盼来夜里等
朝阳沟又迎来你这个新兵?
早听说你想把山沟进?
一心在山沟当农民
俺全村老少都高兴
我代表娘们来欢迎?
老支书:
全公社检查了跃进规划
山区建设还的狠狠抓?
跌水岩那股水悬崖高挂
几千年形成了自然落差
这一回要叫它听咱的话
为社会主义把套拉
落差有多少
流量有多大
设计自己搞
图样自己画
修一座水电站土法上马
党支部有打算都要参加你都要参加?
二大娘、拴保娘、银环妈、银环、巧真:
亲家母你坐下
咱们说说心里话?
亲家母咱都坐下?
咱们随便拉一拉?
老嫂子你到俺家?
尝尝俺山沟里大西瓜?
自从银环离开家?
知道你心里常牵挂
出门没有带被子?
她失急慌忙离开家
你到家里看一看?
铺的什么盖的什么
做了一套新铺盖?
新里新表新棉花?
在家没有种过地?
她一次锄把也没有拿?
家里地里都能干?
十人见了九人夸?
又肯下力有文化?
不愁当一个哪啥?啥?啥----
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对,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针线活她不会
端碗还嫌手腕麻?
吃穿不用她粘手?
现有巧真俺娘俩?
老嫂子你放心吧?
婆婆不会难为她?
在家生来好喝水?
一天三遍不离茶?
一天到晚有开水?
茶瓶暖壶有俩仨?
婆婆是个忠厚人?
姑嫂亲得象一个妈
女婿是个好社员?
她的公公
她公公种地是个老行家?
虽说吵过两句嘴?
怨我的水平态度差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俺的娘待我像亲妈
咱一家要听党的话
朝阳沟就是咱们的家
豫剧的相关知识(发展历史、流行区域、经典剧目、人物等)
在近现代豫剧的唱腔中,最常见的是bE(降E调),也是豫剧唱腔的基本调式。
但随着豫剧唱腔艺术的发展,以及各类型演员音质音域的多样化,豫剧作曲家们便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不同的调式,为这些具有特殊音质音域条件的演员发挥各自的特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变调。
下边就已见的各种调式简单介绍一下。
(一)E调:如现代豫剧《朝阳沟》中高洁演唱的栓保娘的唱段《我盼你在农村大有作为》,《南阳关》中赵义庭演唱的伍子胥的唱段《西门外放罢了三声炮》,马金凤在《穆桂英挂帅》中的《辕门外三声炮》等都是唱的E调,要比传统的高半度。
(二)F调:如阎立品演唱的《秦雪梅》,王希玲在《风流才子》中的唱腔《久旱巧逢甘露雨》等都是。
(三)降B调(bB):如《抬花轿》中,王定云的唱段《秋风凉落叶飘霜寒露冷》,《人欢马叫》中常香玉和王善朴演唱的《咱望着共产主义勇往直前》,《倒霉大叔的婚事》中任鸿恩演唱的《这次出差到郑州》,《倔公公犟媳妇》中杜启泰演唱的唱段《山羊爬坡节节高》等都是。
(四)C调:如《风流才子》中秋香的唱段《半塘寺前放眼望》,《红果红了》中春花唱的《潇洒走一回》等都是。
(五)D调:如《包青天》中,张保英演唱的秦香连的唱段《我好比雪里梅花耐霜寒》,崔兰田演唱的《桃花庵》《九尽春回》,《白毛女》中《冲出了黄家住荒山》等唱段都是D调。
(六)A调使用的较少,我只知道在《好队长》一剧中,柳兰芳的一个唱段《你是咱们的农业顾问》用的是A调,其它的唱段我不知道,不敢信口开河。
一、发展历史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
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河南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
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等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
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河堤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已在河南存在。
豫剧形成以后,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封丘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
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二、流行区域
据文化部统计,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
三、经典剧目
1、《春秋配》
豫剧《春秋配》是豫剧大师陈素真的代表剧目,是豫剧传统剧目。
该剧描写的是李春华与姜秋莲历经坎坷和磨难终成姻缘的感人故事,剧名因取自剧中人物之“春”“秋”二字而得名。
《春秋配》是一出传统唱功老戏,很多剧种都有,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冗长,后多只演“捡柴”“砸涧”两折。
尤以“捡柴”一场最为经典,这也是陈素真花费心血精益求精之作,是一出集唱功、念白及表演于一体的折子戏,展示出古代男女主角,借荒郊拾柴火之际谈情说爱的画面,展现出主人公姜秋莲率真的性格,及敢于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
2、《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为 豫剧作品,原名《老征东》或《杨文广夺印》;1954年,经宋词改编,更名《穆桂英挂帅》,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剧本于1956年出版,收入《戏曲选》第3卷(1959);其主要剧情为: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
佘太君离朝带领全家转回河东,然而忠心耿耿的佘氏太君却心系国家安危,遂派文广、金花进京打探。此时安王造反,宋王校场选帅。少年气盛的文广、金花在校场刀劈王伦夺得帅印。
宋王得知杨门之子遂封穆桂英为帅出征。为了国家安危,老年的穆桂英披上旧日的铠甲,满怀豪情又擂响了出征的战鼓。
3、《三上轿》
《三上轿》,豫剧传统剧目,戏全本《假金牌》之一折 。原本是胡唱八唱的(送客戏),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被豫剧皇后陈素真改编加工整理后,轰动大中原。
14年后(1944年)陈素真将此剧传授于豫剧大师崔兰田,崔兰田宗深沉、悲壮的豫西调,她将此剧改为豫西调唱腔,仍造成巨大轰动。
此后又被越剧、评剧、秦腔、黄梅戏、庐剧、河北梆子、晋剧、蒲剧、川剧、平调、淮海戏、怀调、泗洲戏、淮剧等其它剧种移植了此剧。
四、代表人物
1、陈素真
陈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女,乳名:佩玉,原名:王若瑜。祖籍:陕西富平,出生于:河南开封,名门望族,官宦之家。曾居住于:陕西、湖北、甘肃、河北,而后定居于:天津市。
曾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省文联委员,天津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化局顾问、天津市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荣誉职务。
她8岁拜师,10岁登台,成为豫剧界第一代女演员。13岁收徒,人称豫剧甘罗。她是戏曲教育家、豫剧改革家(将古典舞、哑剧融入豫剧)。
并首创豫剧界第一个流派“陈门(陈派)艺术“,被观众及剧作家和戏曲大师们誉为:豫剧一代宗师、豫剧舞台上的一尊美神、河南梅兰芳、豫剧皇后、豫剧三鼎甲之首、梆子大王(豫剧大王)。
陈素真在豫剧六大名旦中年龄最大,从艺最早,成名最早,并且是唯一一位有着生、旦、净、丑等各行当艺术功底的豫剧大师。
此外,豫剧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为主,而陈素真则是边打边唱、边唱边舞,唱、念、做、打、舞综合运用,精湛的艺术,被视为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首。
2、常香玉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3、马金凤
马金凤,原姓崔,小名金妮,1922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豫剧演员,豫剧六大名旦之一。
马金凤,6岁随父学河北梆子,7岁登台配戏,9岁改学豫剧。14岁正式登台担当剧目主演,早期艺名“花蛾子”,40年代末唱红于安徽省界首市,绰号“盖九州”,代表作有“两花一挂”即《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
曾任商丘、洛阳豫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剧协河南分会副主席。
4、唐玉成
男,1895年出生,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申台寺村人。唐玉成是豫东调最有代表性的红脸(老生)演员,原名子信,誉名红脸王、著名豫剧大师、豫东调创始人、豫剧红脸宗师、豫东红脸代表人物、被誉为 “红脸王”、 豫剧“麒麟童”。
5、王素君
王素君(1933一 ) 女,河南省开封市人。老一代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攻旦行,又是豫剧文小生泰斗,曾是豫剧舞台上少有的“生旦两门抱”的全才演员。
自幼入许昌著名的“二油梆”戏班学戏,并随戏班演出于许昌及周围许多县市。与王敬先、王秀兰并称为“汴京三王”。
扩展资料:
豫剧唱腔:
豫剧因各地语音差异,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清末民初,洛阳等地的豫剧多用下五音,而开封等地的豫剧多用上五音,形成鲜明对比。
为了区别,豫剧艺人将洛阳等地的唱腔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称封丘各地的唱腔为豫东调(又称祥符调)。新中国成立后,豫剧专家又把豫东调细分为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
这一划分得到广泛认同,即以封丘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流行于豫东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又叫“本地梆”。
其中祥符调、沙河调、豫东调多用上五音,豫西调多用下五音;如今祥符调和沙河调都已经没落,豫东调与豫西调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百度百科——豫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