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涅狄格州地图位置_康涅狄格州游记攻略
1.马克吐温有哪些幽默的故事 说明他怎样的性格
2.有关马克吐温的喜剧意识与艺术构思
3.马克吐温的作品
4.英美列表
5.马克吐温的资料
6.为什么说美国是从马克吐温开始的?
7.马克吐温的致坐在黑暗中的人
8.求各国伟大的文学家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生平事迹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1929年12月13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演员。1965年凭借和朱莉?安德鲁斯合作主演的**《音乐之声》而成名。2009年为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飞屋环游记》配音,2012年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凭借**《初学者》获得第69届美国**电视金球奖、第18届美国演员工会奖、第65届英国**学院奖、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等多项国际大奖的最佳男配角,并以82岁的高龄成为奥斯卡奖历史上获奖时年龄最大的男演员。
音乐之声》中的?冯?特拉普上校?、好莱坞男星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于当地时间2月5日在其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终年91岁。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1929年出生于加拿大,从小就对戏剧和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
1946年,他在蒙特利尔高中制作的?傲慢与偏见?中饰演达西先生,引起了蒙特利尔公报剧院评论家赫伯特?惠特克的注意,他邀请时年18岁的普拉默在?地狱机器?中扮演俄狄浦斯。
普卢默的演艺生涯长达75年,出演了包括《美丽心灵》、《最后一站》、《初学者》、《龙纹身的女孩》、《十二猴子》等在内100多部**,同时也活跃在戏剧舞台。?
1965年,普卢默在影史中最伟大的音乐**《音乐之声》里扮演上校而红遍全球。 《音乐之声》推出后,这首超级经典原声《雪绒花》也成为传世金曲。?
影片中,因长期的海军生活和对亡妻的悲伤,使冯?特拉普上校对待孩子犹如管教士兵一样严格。在修女玛丽亚热情的感染下,为他的七个孩唱起一首《雪绒花》,音乐声又再次回到这个家里......?
普卢默的一生,几乎获得过所有大家熟悉的**界大奖
奥斯卡、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英国**学院奖、艾美奖、托尼奖等等。在2010年、2012年、2018年,普卢默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2012年,普卢默凭借《初学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当时82岁的克里斯托弗成为奥斯卡史上获奖年龄最大的演员,因为奥斯卡也才举办了84届。
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老人致敬吧。
马克吐温有哪些幽默的故事 说明他怎样的性格
问题一:马克吐温一生有多少作品? 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卡县名蛙?百万英镑?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三万元遗产?案中案?苦行记?坏孩子的故事?火车上的嗜人?我最近辞职的事实经过?田纳西的新闻界?好孩子的故事?我怎样编辑农业报?大宗牛肉合同的始末?我给参议员当秘书的经历?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神秘的访问?一个真实的故事?法国人大决斗?稀奇的经验?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他是否还在人间??和移风易俗者一起上路竞选州长?狗的自述
问题二:马克吐温的作品有哪些? 马克?吐温作品集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苦行记》 《竞选州长》 《案中案》
《卡县名蛙》 《百万英镑》 《三万元遗产》
《坏孩子的故事》 《火车上的嗜人》 《我最近辞职的事实经过》
《田纳西的新闻界》 《好孩子的故事》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大宗牛肉合同的始末》 《我给参议员当秘书的经历》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神秘的访问》 《一个真实的故事》 《法国人大决斗》
《稀奇的经验》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他是否还在人间?》
《和移风易俗者一起上路》 《狗的自述》 《王子与贫儿》
问题三:马克?吐温作品有哪些 马克?吐温作品集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苦行记》 《竞选州长》 《案中案》
《卡县名蛙》 《百万英镑》 《三万元遗产》
《坏孩子的故事》 《火车上的嗜人》 《我最近辞职的事实经过》
《田纳西的新闻界》 《好孩子的故事》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大宗牛肉合同的始末》 《我给参议员当秘书的经历》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神秘的访问》 《一个真实的故事》 《法国人大决斗》
《稀奇的经验》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他是否还在人间?》
《和移风易俗者一起上路》 《狗的自述》 《王子与贫儿》
问题四:马克?吐温主要作品 马克?吐温的主要作品有:《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1867)、《傻子国外旅行记》(1869)、《艰苦岁月》(1872)、《镀金时代》(1873,与查尔斯?达德利?沃纳合写)、《汤姆?索耶历险记》(1876)、《国外流浪汉》(1880)、《王子与贫儿》(1882)、《密西西比河上》(1883)、《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4)、《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傻瓜威尔逊》(1894)、《贞德传》(1896)。他去世后出版的作品有:《神秘的来客》(1916)、《马克?吐温的笔记本》(1935)和《自传》(1959)。
马克?吐温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上舵手和演说家的马克?吐温,还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和《密西西比河上》在美国伟大作品中名列前茅。吐温一生深受人们喜爱,作为幽默大师和美国昔日的记录者,他的声望不断提高。他在1835年11月30日出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小镇,是5个孩子中的第4个。父亲约翰?马歇尔?克莱门斯虽是个勤奋的人,但却养活不了家。马克4岁时随全家迁居到密西西比河畔的汉尼拔。他就在这个河畔小城中长大成人,并在此为他的大多数著名收集了素材。法官卡彭特的原型是他的父亲;波利大婶是他的母亲;锡德?索耶是他的哥哥亨利,哈克?费恩是镇上一个叫汤姆?布兰肯希普的男孩,而汤姆?索耶则是集几个孩子于一身,其中也包括吐温自己。他很多的写作背景也都是这个小镇。从他的作品中,人们还可经常见到他叔叔约翰?夸尔斯的农场。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便去当排字学徒,这是他在写作生涯中迈出的第一步。1857年,他又拜师学习做船上的舵手。出师后用了两年半时间从事这种新职业。当时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因此舵手在船上的作用举足轻重。他在《密西西比河的往事》中描写了这几年的经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结束了他的舵手生涯。吐温去西部的内华达.不久成为弗吉尼亚城报纸的记者。这时他开始使用“马克?吐温”这一笔名.这是早先河上所用的一句行话,意思是“12英尺深”,指水的深度。1864年他去加利福尼亚,第二年写了‘跳蛙”故事,这一故事在很多报纸上连载。嗣后他被派往夏威夷群岛进行访,回到美国后开始从事讲演。不久他又去地中海和圣地巴勒斯坦旅行.并根据这次经历写成《傻子国外旅行记》,这本书使他一举成名。1870年他与奥莉薇娅?兰登结婚,她是纽约州奥利韦拉一个富商的女儿。奥莉薇娅使吐温的过分粗犷趋于柔和,有时使他的作品减弱了强度,有时实际上使他的作品更富于可读性。他们一共生了三个女儿。马克?吐温开始每隔几年就写出一本书。《大西洋月刊》编辑、享有盛誉的家威廉?迪安?豪威尔斯成了他的好友和文学顾问。马克?吐温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买下一家出版公司,他通过写作、讲演以及通过他的出版社赚得很多钱,但他把这些钱都用在高消费和不成功的投资上。他因投资制造自动排字机而赔了本钱。到1894年他的出版公司很不景气,导致他的破产。吐温开始去世界各地巡回演讲以挽回损失,到1898年他已还清债务。马克?吐温晚年主要从事旅行和演讲,写作相对减少。他于1910年4月21日逝世。马克?吐温不单单是个“爱开玩笑的人”,他在幽默的背后,对生活持有严肃的态度。贫困、父亲早逝、失去一个女儿以及破产等,这些都给他的生活带来悲剧......>>
问题五: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有哪些? 《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顽童流浪记》《镀金时代》
问题六:小学学过哪些马克吐温的作品 我知道
在小学五年级(人教版)下册,有两篇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的作品:
第24课:金钱的魔力(选自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
第26课:的小艇
问题七:马克吐温的作品 短篇:处女作《拓殖者大吃一惊的 *** 》、《百万英磅》、《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欢节上的罪行纪实》(他的短篇太多了,仅举几例)
中篇《败坏赫德莱堡的人》、《艰难历程》
长篇:《傻子国外旅行记》、《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傻瓜威尔逊》、《在亚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国佬》、《冉?达克》
汤姆.索亚》
游记:《国外旅游记》、《赤道游记》
剧本:《阿星》
回忆录:《格兰特回忆录》
自传:当然还有他的自传
以上分类除了我自己的阅读之外,主要依据的是许汝社编译《马克?吐温年表》。马克吐温的创作年表如下:
1852.5.1 《拓殖者大吃一惊的 *** 》发表于波士顿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这是赛缪尔?克莱门斯的处女作。
(自学的马克?吐温在印刷所当学徒、排字时,即开始练笔,发表这个处女作时年17岁。――译者)
1864.6 移居旧金山,在《晨报》工作。开始为《旧金山人》写稿,时主编为家勃勒特?哈特。
1865.11.18 纽约的《星期六邮报》发表了马克?吐温的《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各处纷纷转载,马克?吐温开始在国内取得名声。
1867.4.25 查尔斯?韦勃出版了马克?吐温的第一本书《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和其它随笔》。
1869.7 马克?吐温的《傻子国外旅行记》出版,发行者为易里夏?勃里斯。
1872.2 《艰难历程》由勃里斯的美国出版公司出版。
1873年冬 马克?吐温与作家查尔斯?特德雷?华纳合作,写了《镀金时代》。华纳为其在哈特福特的邻居。
1873.12 《镀金时代》出版。发行者为美国出版公司的勃里斯。
(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起一个幽默而讽刺的名字,并为世人所认同,尚乏先例――译者)
1874年夏 马克?吐温开始写《汤姆?索亚历险记》,并把《镀金时代》编成剧本。当时是在纽约的埃尔弥拉附近的夸雷农庄。
1876.1 《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欢节上的罪行纪实》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
1876贰夏 马克?吐温开始写《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地点在夸雷农庄。
1876.10 与勃勒特?哈特合作写喜剧《阿星》。十二月完成,但两人的友谊从此难以维持。
1876.12 《汤姆?索亚历险记》由勃里斯出版。时间是在交稿后一年以上,这样就没有能赶上圣诞节的好生意季节。马克?吐温开始考虑换一家出版商出版其著作。
1877.7.31 《阿星》在纽约的“第五条街剧院”演出。五周后停演,演出者在钱财上有亏损。
1877.11 开始写《王子与贫儿》。
1878年春―1879年夏 全家往欧洲旅行,特别是游了德国。为《国外旅游记》收集了材料。
1880.3 《国外旅游记》出版。出版者为美国出版公司的勃里斯。
1881.12 《王子与贫儿》出版。出版者为波士顿的詹姆斯?勒?奥斯谷特。
1882.4 马克?吐温重访密西西比河上,以便为其《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的下半部收集材料。他遍访密西西比河流域,一直到五月底。
1883年夏 马克?吐温在夸雷农庄完成了《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的写作。《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由奥斯谷特出版。
1885.2.18 《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由惠勃斯特出版公司出版。
1885.3 麻省康谷尔顿的图书委员会称《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为“无聊之作,只能供贫民窟阅读”。不得放在书架上,从而开始了的一段历史,其影响直至今日。虽然如此......>>
有关马克吐温的喜剧意识与艺术构思
马克吐温与一位夫人对坐,他对她说:“你真漂亮!”那位夫人高傲地说:“可惜我是在无法同样地赞美你。”而马克吐温毫不介意地说:“没有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句谎话。”有位舞女给马克.土温写信,说要嫁给马克吐温,"如果我们的后代有我的容貌,你的头脑,多好啊!"可马克吐温回信,说:"如果是你的头脑,我的容貌呢?"马克·吐温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年11月30日生于密苏里州,1910年4月21日卒于康涅狄格州。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大师。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最具美国本土特色的作家”。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幼时家境贫困,12岁时因父亲去世辍学,开始到印刷所当学徒,稍大一点便外出找活干。21岁时,对轮船上的领港员生活发生极大兴趣,决定拜师学艺。密西西比河上4年领港生活使他熟悉各式各样的人。这一段经历为他今后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他的笔名马克?吐温就取自船工生活:mark是“测标”,twain为“两英寻(合12英尺)”,“测标两英寻”说明仍是安全水位。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他随内华达;先卷入找矿热潮,后去报馆工作,从此开始创作生涯。19世纪60~70年代,马克?吐温发表幽默短篇共70篇,其中多数为小品类。它们的主要特色是极度夸张、幽默、滑稽。主人公往往天真老实,思想单纯,有一套先入为主的想法,结果处处碰壁。他的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和名篇《竞选州长》、《神秘的访问》都是这样写的。在一部分作品里,幽默含有讽刺,如《竞选州长》、《坏孩子的故事》、《好孩子的故事》等。作者解释说“幽默只是花絮”,“为幽默而幽默是不能经久的”,他的幽默滑稽出自严肃的创作目的。这期间他讽喻的社会现象有:种族歧视、新闻界的乌烟瘴气、投机心理以及社会道德的错位与虚伪。60年代末马克?吐温到了东部之后,发表了《傻子出国记》、《过苦日子》和《镀金时代》三部长篇作品。《傻子出国记》为通讯集,是马克?吐温的旅欧报道。写天真无知的美国人在欧洲的旅游见闻,滑稽、诙谐,表现出美国人在欧洲封建社会及其印记面前的优越感。《过苦日子》是一部回忆录,写作者到内华达找矿经过,其中有不少虚构成分,把艰苦的淘金生活写得生气勃勃,热气腾腾,其间一些夸张、滑稽的故事表现出马克?吐温的喜剧才能。《镀金时代》是他同邻居、作家查尔斯?沃纳合写的长篇,旨在讽刺当时疯狂的社会投机心理。的人物有企业家、政客、农场主和小市民。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告诉我们:在那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获得大量财富的是投机商、企业家和政客,小人物永远是在做梦,就像那位塞勒斯上校,发财梦做了一个又一个,可餐桌上“只见冷水和生萝卜”。70年代初,马克?吐温同一位富商的女儿奥利薇亚?兰登结婚,定居在马萨诸塞州的哈特福德。《汤姆?索亚历险记》、《在密西西比河上》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这段稳定的生活期间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少年儿童追求新奇、冒险的生活。小汤姆厌恶呆板乏味的小镇生活,包括主日学校的虚伪刻板、守旧的小市民习气、老一套的布道演说……他同小伙伴去岛上“探险”,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少年儿童的活泼的稚气。《在密西西比河上》回忆了作者当年的水上生涯。大河景色、航运经历、弟弟遇难等真实故事,富有诗意,抒情气氛很浓。书中写到领港员协会的组织和斗争是19世纪美国劳工运动的宝贵史料。《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名著。续《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主人公换成汤姆的朋友哈克——一个穷苦白人的儿子。他害怕醉鬼父亲毒打,又受不了保护人的清规戒律,离家出走,半路上遇见黑奴吉姆,两人乘木排沿着密西西比河逃亡,去寻找自由州。哈克虽没有受过教育,爱撒谎,但本性善良,好开玩笑,又富于同情心。一路上吉姆照顾哈克,哈克帮助吉姆匿藏。哈克长期生活在蓄奴州,流行的种族歧视观念常牵制着他。他们越接近自由州,哈克的内心矛盾越尖锐。当时蓄奴州的法律规定,帮助黑奴逃跑是有罪的,他决定写信向吉姆的主人告发。可是一想起吉姆渴望自由,临危不惧,而且舍己为人等优良品质,哈克就感到为难,最后终于把信撕掉。哈克的作为表现了作者自由、平等的民主理想。书中还描写了南北战争前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创造了许多人物形象。纯粹用美国口语写成,开创了美国文学口语文体的传统。80年代后期开始,马克?吐温的作品有:用荒诞情节批判英国封建体制的《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用巧妙错位的故事讽刺美国种族歧视的《傻瓜威尔逊》,歌颂法国民族女英雄的《冉?达克》,以及深刻剖析金钱腐蚀作用、暴露上等人伪善面貌的《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80年代马克?吐温筹出版公司并投资新式排字机的试制工程。这两项工作均告失败,致使马克?吐温破产。1891年,他迁家欧洲,自己作环球巡回演讲以偿还债务。1900年回国。这个时期,他发表的长篇作品有《赤道环游记》。20世纪初,马克?吐温发表了一系列反帝政论:《使用私刑的合众国》、《给生在黑暗中的人》、《为芬斯顿将军辩护》、《战争祈祷》等。在这些论文中,作者控诉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同情并支持殖民地人民的斗争。随着作者对社会现实认识的深化,他的幽默风格逐渐从滑稽趋向讽喻,开朗活泼的心情也逐渐变为忧郁愤慨,这在他后期反帝政论中尤为明显。在《什么是人》,《第44号,神秘的陌生人》等作品中还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悲观情绪。他的文学生涯很长,因此发表过的作品也有很多。作品大致分类:短篇:处女作《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百万英镑》、《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欢节上的罪行纪实》中篇:《败坏赫德莱堡的人》、《艰难历程》长篇:《傻子国外旅行记》、《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傻瓜威尔逊》、《在亚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国佬》、《冉·达克》汤姆.索亚》游记:《国外旅游记》、《赤道游记》剧本:《阿星》回忆录:《格兰特回忆录》
马克吐温的作品
吐温,M.(1835~1910)美国作家。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的笔名。自幼生长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小镇汉尼拔。青少年时期曾在家乡和美国中西部及东部当过排字工人,在密西西比河上当过舵手,还一度在南北战争中参加过南军,又去内华达和加利福尼亚经营矿业,后来从事新闻工作。1865年因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一举成名,成为闻名全国的幽默大师。 马克·吐温的杰作多半取材于童年生活,尤其是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马克· 吐温这个笔名取自水手的行话,意思是“12英尺深”,指水的深度足以使航船通行无阻。他在1875年为《大西洋月刊》写的《密西西比河上》(1883年出版)就以早年的舵手生活为题材。长篇《汤姆·索耶历险记》(1876)及《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384)也以密西西比河及河边小镇为背景。《艰难岁月》(1871)则反映他在西部新开发地区的生活经历。 马克·吐温还写过一些针砭时政、讽刺封建制度和宗教以及抨击黑奴制的,如与查·沃纳合写的《镀金时代》,以英国为背景的《王子与贫儿》和《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以及《傻爪威尔逊》(1894)。 马克·吐温晚年在作品中流露对现实的失望和对“人类”(实为对有产阶级)的悲观态度。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作品有《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人是怎么回事?》(1906)、《神秘的来客》(1916)等。但最重要的著作是他口授而由秘书笔录的《自传》。 马克·吐温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和喜爱的美国作家。他的著作差不多都已有中译本。
://.goldnets/author/3/20253.html
苦行记
作者:马克·吐温
内容简介
《苦行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写他1861年-1866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全书由几百个妙趣横生的故事组成,有的叫人捧腹,有的令人哂然。
《苦行记》是马克·吐温的第二部成名之作,书中有不少抒情、明快、幽默的篇章,突出反映了作者早期的写作风格。
本书是国内唯一尚未译介的一部马克·吐温的长篇著作。
MARK TWAIN ROUGHINGIT系根据美国Rinehart出版公司1953年版本译出。
://.fzqs/shu/mingzhu/kuxingji70/index.html
作者介绍:马克吐温,(Mark Twain l835~1910)
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
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
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
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
的早期创作,如短篇《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
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镀金时代》(1874,
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
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
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
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
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
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中篇《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oklink.net/wgwx/novels/famouse/mktw/index.htm
马克·吐温及其作品集
fspace收集整理:
--------------------------------------------------------------------------------
作者介绍:马克吐温,(Mark Twain l835~1910)
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中篇《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
另类版本
什么是幽默?问一千个人,也许有一千个答案。但是,大家在需要幽默的时候,
几乎总会想到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本名萨缪尔·朗荷思·克莱门斯,1835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十二
岁以后独立谋生,从事过多种职业,其中包括密西西比河汽船上的引水员。1863年,
他在内华达当记者时,开始用“马克·吐温”的笔名写作,这个名字源于密西西比
河上的船员测报水深的用语。1865年,马克·吐温在旧金山把加州金矿流传的故事
加工成《卡县名蛙》。短短几个月里,马克·吐温的名字随《卡县名蛙》传遍了文
坛。
1870年,马克·吐温与奥丽维娅·兰登结婚,婚后不久即迁居康涅迪格州哈特
福德。马克·吐温在70和80年代的重要作品大都是在那里写成的,其中包括他的长
篇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从80年代末到20世纪初叶,马克·吐温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生意受挫,丧妻
丧女。《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晚年的马克·吐温文名愈
盛。1907年,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平素一袭白衣的马克·吐温红袍
加身,登上了荣誉的顶峰。三年之后,当明亮的哈雷彗星扫过苍穹的时候,这位文
坛巨匠辞别了人世。
马克·吐温是一位划时代的作家,他终结了新英格兰作家对美国文坛的统治,
使美国文学真正摆脱了附庸地位。在马克·吐温平易而又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风格面
前,原本神圣不可动摇的欧洲文学传统突然变得像(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当中的
那袋“金币”。对美国风格、美国气派的执着追求使马克·吐温超越了一大批同时
代的平庸幽默家,也对后起的海明威和福克纳这些美国文坛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
马克·吐温的笔有一种点石成金的魔力,能使粗俗的市井生活变得意味隽永,
耐人咀嚼。
他把丹尼尔·韦伯斯特放在这儿的地板上——那蛤蟆叫丹尼尔·韦伯斯特——
大喊一声:“苍蝇,丹尼尔,苍蝇!”快得让你来不及眨眼,蛤蟆就噌地照直跳起
来,把那边柜台上的一只苍蝇吞下去了,然后像一摊泥“扑嗒”落在地上,拿后腿
抓耳挠腮,没事人似的,好像觉得自个儿比别的蛤蟆也强不到哪儿去。(《卡县名
蛙》)
在《卡县名蛙》中,马克·吐温驾驭语言的才能、塑造性格的本领、政治讽刺
手段(作品中小斗狗和跳蛙分别与当年美国两大党头面人物同名)都天衣无缝地溶
化在一篇赌徒轶事当中。作品中举重若轻的幽默展示了他透彻的洞察力,让我们不
由想起一句中国人的老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在《卡县名蛙》这样的早期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吐温对人类性格的一
种轻松乐观的职业兴趣。随着19世纪后期美国社会心理从希望走向幻灭,以及个人
生活的变化,马克·吐温的作品变得沉重起来,他用犀利的讽刺笔触剥开金钱在人
生中留下的蚀痕,使孔方兄面前的一副副嘴脸跃然纸上:
他笑着接了过去,这是那种无处不在的笑容,笑里有皱,笑里带褶,一圈儿一
圈儿的,就像往水池子里面扔了一块砖头;可是,只瞟了一眼钞票,他的笑容就凝
固了,脸色大变,就像你在维苏成火山山麓那些平坎上看到的起起伏伏、像虫子爬
似的凝固熔岩。(《百万英镑》)
马克·吐温的笔触固然犀利,但马克·吐温决不缺乏一个智者的同情心。他解
剖人性的弱点,不单是为了暴露人性的丑恶。对于《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中那对
良心未泯的老者,《三万元遗产》中那对“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夫妻,我们笑过之
后,感到的是悲悯,而不是鄙视;因为,有谁敢说在这些人物身上,看不到一丝一
毫自己的影子呢?
马克·吐温只靠他的幽默就足以赢得世界声誉,这在文学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
的;更何况。他不只会幽默。
侯明古
1998年4月
===========================
主要作品有: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苦行记》 《竞选州长》 《案中案》 《卡县名蛙》 《百万英镑》 《三万元遗产》 《坏孩子的故事》 《火车上的嗜人》 《我最近辞职的事实经过》 《田纳西的新闻界》 《好孩子的故事》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大宗牛肉合同的始末》 《我给参议员当秘书的经历》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神秘的访问》 《一个真实的故事》 《法国人大决斗》 《稀奇的经验》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他是否还在人间?》 《和移风易俗者一起上路》 《狗的自述》
://.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maketuwenzpj/mktw.html
://.bwsk/wg/t/tuwen/
://.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maketuwenzpj/mktw00.html
英美列表
短篇:处女作《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百万英磅》、《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欢节上的罪行纪实》(他的短篇太多了,仅举几例)
中篇《败坏赫德莱堡的人》、《艰难历程》
长篇:《傻子国外旅行记》、《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傻瓜威尔逊》、《在亚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国佬》、《冉·达克》
汤姆.索亚》
游记:《国外旅游记》、《赤道游记》
剧本:《阿星》
回忆录:《格兰特回忆录》
自传:当然还有他的自传
以上分类除了我自己的阅读之外,主要依据的是许汝社编译《马克·吐温年表》。马克吐温的创作年表如下:
1852.5.1 《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发表于波士顿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这是赛缪尔·克莱门斯的处女作。
(自学的马克·吐温在印刷所当学徒、排字时,即开始练笔,发表这个处女作时年17岁。——译者)
1864.6 移居旧金山,在《晨报》工作。开始为《旧金山人》写稿,时主编为家勃勒特·哈特。
1865.11.18 纽约的《星期六邮报》发表了马克·吐温的《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各处纷纷转载,马克·吐温开始在国内取得名声。
1867.4.25 查尔斯·韦勃出版了马克·吐温的第一本书《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和其它随笔》。
1869.7 马克·吐温的《傻子国外旅行记》出版,发行者为易里夏·勃里斯。
1872.2 《艰难历程》由勃里斯的美国出版公司出版。
1873年冬 马克·吐温与作家查尔斯·特德雷·华纳合作,写了《镀金时代》。华纳为其在哈特福特的邻居。
1873.12 《镀金时代》出版。发行者为美国出版公司的勃里斯。
(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起一个幽默而讽刺的名字,并为世人所认同,尚乏先例——译者)
1874年夏 马克·吐温开始写《汤姆·索亚历险记》,并把《镀金时代》编成剧本。当时是在纽约的埃尔弥拉附近的夸雷农庄。
1876.1 《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欢节上的罪行纪实》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
1876年夏 马克·吐温开始写《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地点在夸雷农庄。
1876.10 与勃勒特·哈特合作写喜剧《阿星》。十二月完成,但两人的友谊从此难以维持。
1876.12 《汤姆·索亚历险记》由勃里斯出版。时间是在交稿后一年以上,这样就没有能赶上圣诞节的好生意季节。马克·吐温开始考虑换一家出版商出版其著作。
1877.7.31 《阿星》在纽约的“第五条街剧院”演出。五周后停演,演出者在钱财上有亏损。
1877.11 开始写《王子与贫儿》。
1878年春—1879年夏 全家往欧洲旅行,特别是游了德国。为《国外旅游记》收集了材料。
1880.3 《国外旅游记》出版。出版者为美国出版公司的勃里斯。
1881.12 《王子与贫儿》出版。出版者为波士顿的詹姆斯·勒·奥斯谷特。
1882.4 马克·吐温重访密西西比河上,以便为其《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的下半部收集材料。他遍访密西西比河流域,一直到五月底。
1883年夏 马克·吐温在夸雷农庄完成了《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的写作。《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由奥斯谷特出版。
1885.2.18 《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由惠勃斯特出版公司出版。
1885.3 麻省康谷尔顿的图书委员会称《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为“无聊之作,只能供贫民窟阅读”。不得放在书架上,从而开始了的一段历史,其影响直至今日。虽然如此,到五月份时,《赫克》出售了五万一千本。
(按,这样的是个别单位的,并非全国性的——译者)
1885.12 惠勃斯特公司出版了《格兰特回忆录》,格兰特一家收益四十万元,
使得他们能免于破产。马克·吐温也深信自己有经商的天才。
(格兰特将军,1869—1877任总统。格兰特与马克·吐温交谊较深——译者)
1886.1 马克·吐温开始写《在亚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国佬》。
1889.12 《在亚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国佬》由惠勃斯特出版公司出版。
1894.4.16 《汤姆·索亚在国外》由惠勃斯特公司出版。
1894.11 《傻瓜威尔逊》由美国出版公司出版。
1896.5 《冉·达克》由哈泼公司出版。
1896.11 《汤姆.索亚》由哈泼公司出版。
18.11 《赤道游记》由美国出版公司出版。
1901.2 《致坐在黑暗中的人》在《北美评论》上发表。
(这是马克·吐温反对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实行侵略的名篇——译者)
1910年冬春 马克·吐温健康恶化。
1910.4.21 马克·吐温因狭心症不治逝世。
马克吐温的资料
英语名著大全
《Ahauntedhouse》——英国著名意识流女作家伍尔夫的作品。
《Billybudd》——hermanmelville的作品。
《Goodwives》——十九世纪美国出色的女作家alcott的作品。
《Kim》——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英国作家吉卜林的作品。
《Moonfleet》——j.meade-falkner的作品。
《Northangerabbey》——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奥斯汀的作品。
《Persuasion》——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奥斯汀的。
《Princeotto》——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作品。
《Rocking-horsewinner》——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作品。
《Stalkyandcompany》——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英国作家吉卜林的作品。
《Theassignation》——美国神秘家爱伦坡的作品。
《Thecaskofamontillado》——美国神秘家爱伦坡的作品。
《Thechimes》——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
《Thecricketonthehearth》——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
《Thedynamiter》——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作品。
《Themillonthefloss》——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的作品。
《Thephantomoftheopera》——gastonleroux的作品。
《Thepitandthependulum》——美国神秘家爱伦坡的作品。
《Theransomofredchief》——美国作家欧亨利的。
《Thetell-taleheart》——美国神秘家爱伦坡的作品。
《Thetenantofwildfellhall》——安.勃朗特的。她是勃朗特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位。
《Whatkatydidnext》——Susancoolidge的作品。
《艾玛》——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奥斯汀的作品。
《暗藏杀机》——阿加莎.克里斯蒂著。
《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的名著。
《傲慢与偏见》——十九世纪著名英国女作家奥斯汀的代表作。
《奥赛罗》——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描写武将奥赛罗中了部下伊阿古的奸计,因嫉妒发狂而杀死妻子,自己也自杀身亡。
《巴斯克威尔的猎犬》——英国大师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中著名的一篇。
《白衣女人》——英国家柯林斯的作品。
《变形记》——卡夫卡的名作。
《波洛圣诞探案记》——阿加莎.克里斯蒂著。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代表作,曾引起争议并被英国视为。
《丛林丛书》——英国作家吉卜林的名著。
《道林.格雷的肖像》——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唯一的长篇。
《第三十九级台阶》——著名一战间谍片。
《都柏林人》——英国意识流大师乔伊斯的名著。
《儿子和情人》——以心理分析见长的英国作家劳伦斯的著名。
《福尔摩斯探案之海军协定》——英国作家柯南道尔著。
《浮士德》——德国作家歌德的名作。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著。
《哈姆雷特》——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四大经典悲剧之一。这部描述丹麦王子复仇的作品使伊莉莎白王朝的戏剧达到了最高峰。
《海底两万里》——法国科学幻想大师儒勒凡尔纳的名著。
《黑郁金香》——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名著,曾被拍成**。
《呼啸山庄》——英国女作家艾密莉勃朗特的名著。
《呼啸山庄》——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描述了一个因贫富悬殊造成的爱情悲剧。
《化身博士》——英国家史蒂文森的名著。
《环绕地球八十天》——法国科学幻想大师儒勒.凡尔纳的著名。
《基督山伯爵》——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名著。
《吉姆爷》——josephconrad的名著。
《金银岛》——英国家史蒂文森的名著。
《卡斯特桥》——英国作家哈代的名著。
《坎特伯雷故事》——英国作家乔叟的名著。
《李尔王》——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描写的是不列颠老王李尔的悲剧。
《恋爱中的女人》——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作品。
《鲁宾逊飘流记》——英国作家笛福的名作。
《罗蜜欧与朱丽叶》——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之一。曾被多次拍成**。
《麦克白》——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描写苏格兰勇将麦克白的悲剧。
《麦琪的礼物》——美国著名短篇家欧亨利的著名作品。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的名著。
《命案目睹记》——阿加莎.克里斯蒂著。
《匹克威克外传》——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作品。
《人性的枷锁》——英国著名家毛姆具有自传性的。
《三剑客》——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名著。
《圣诞颂歌》——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
《书剑恩仇录》——金庸英文版。
《双城记》——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著。
《双城记》——英国现实主义大家狄更斯的名著。
《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阿加莎.克里斯蒂著。
《她》——h.rider.haggard的作品。
《苔斯》——英国作家哈代的名著。改编自的**曾轰动一时。
《汤姆索耶历险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著。
《汤姆索耶历险记》——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铁面人》——法国作家大仲马的著名,曾被拍成**。
《王尔德的短篇和诗歌》——收录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短篇14篇、诗歌6首。
《王子与贫儿》——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名作。
《无名的裘德》——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名作。
《小妇人》——louisamayalcott的代表作。她生于1832年,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家之一。
《野性的呼唤》——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名作。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英国意识流大师乔伊斯的著名。
《尤里西斯》——英国意识流大师乔伊斯的代表作,曾被称为“天书”。
《远大历程》——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名作。
《远大前程》(update)——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著。
《月亮石》——英国家柯林斯的作品。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讲述北美洲印第安土族居民的神奇故事。曾被拍成**。
英语名著大全
1 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马克·吐温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y Mark Twain
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他们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两人成了好朋友。哈克贝利为了吉姆的自由,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得知,吉姆的主人已在遗嘱里解放了他。中,哈克贝利和吉姆的性格鲜明突出,形象栩栩如生。全篇的现实主义描绘和浪漫主义抒情交相辉映,尖锐深刻的揭露、幽默辛辣的讽刺以及浪漫的描写浑然一体,形成了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风格。
2 纯真年代——华顿
The Age of Innocence by Edith Wharton
伊迪丝·沃顿1921年获得普立策文学奖的,她也是普立策奖历史上首度获奖的女性作家。
的主要情节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那是伊迪丝度过童年与青春的地方,她在那儿长大成人,进入社交界,订婚又解除婚约,最后嫁给波士顿的爱德华华顿,并度过了婚后的最初几年。时隔40年后,作为家的她回顾养育过她也束缚过她的那个社会,她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亲切的眷恋,又有清醒的针砭。作家把那个时代的纽约上流社会比作一个小小的金字塔,它又尖又滑,很难在上面取得立足之地。处在塔顶,真正有贵族血统的只有二三户人家:华盛顿广场的达戈内特祖上是正宗的郡中世家;范德卢顿先生是第一任荷兰总督的嫡孙,他家曾与法国和英国的几家贵族联姻;还有与德格拉斯伯爵联姻的拉宁一家。他们是上流社会的最高阶层,但显然已处于日薄西山的衰败阶段。上流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以明戈特家族、纽兰家族、奇弗斯家族为代表的名门望族,他们的祖辈都是来自英国或荷兰的富商,早年在殖民地发迹,成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比如纽兰·阿切尔的一位曾外祖父曾参与过独立宣言的签署,还有一位曾在华盛顿部下任将军。正如阿切尔太太所说的,“纽约从来就是个商业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是这些殷实的富商。处于金字塔底部的是富有却不显贵的人们,他们多数是内战之后崛起的新富,凭借雄厚的财力,通过联姻而跻身上流社会。作者从亲身经历与熟悉的环境中提炼素材,塑造人物,将作品题材根置于深厚的现实土壤中。尤其通过博福特命运浮沉这一线索与主人公爱情悲剧的主线相互映衬,使一个看似寻常的爱情故事具备了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3 白鲸——梅尔维尔
Moby-Dick by Herman Melville
《白鲸》是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家梅尔维尔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白鲸》都是一部经典的著作,一部伟大的,是研究美国文学的一部必读书。《白鲸》展示给我们的是船长亚哈为追杀白鲸带领佩阔德号及其般员为复仇而走向毁灭的过程。书中以象征主义及寓言体的写作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部十九世纪美国的真实画面。从人与自然的抗争中亚哈的悲剧,人与人的关系中所体现的悲剧两个角度可以揭示《白鲸》所表现的时代特征及所蕴涵的悲剧实质。
4 红字——纳撒尼尔·霍桑
The Scarlet Letter by Nathaniel Hawthorne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创作于1851年。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但揭露的却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社会典法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主人丝特被写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她不但感化了表里不一的丁梅斯代尔,同时也在感化着充满罪恶的社会。至于她的丈夫奇林渥斯,则把他写成了一个一心只想窥秘复仇的影子式的人物。他在中只起情节铺垫的作用。
惯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首位。因此,它不仅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是美国心理分析的开创篇。
5 最后的莫希干人——库柏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by James Fenimore Cooper
《最后的莫希干人》是《皮裹腿故事集》中最出色的一部。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英法两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而进行的“七年战争”的第三年,地点是在赫德森河的源头和乔治湖一带。对于印第安人的被杀戮和印第安部落的消亡,作者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他深深怀着同情和愤慨。他写道:“莫希干人的领土,是被欧洲人侵占去的美洲大陆的第一块地盘,因而,莫希干人就第一个成了离乡背井的人。面临着文明的推进,也可以说,文明的入侵,所有印第安部落的人民,就像他们故土林木上的绿叶在刺骨的严寒侵凌下纷纷坠地一样,日益消亡,看来这已成为落到他们头上的不可避免的命运。有足够的历史事实可以证明,这幅惨像并非虚妄之作。”
作者把本书取名为《最后的莫希干人》,就有着令人心酸的悲哀音调。正直、勇敢的莫希干人恩卡斯和美丽善良的科拉之死,也不无更深的寓意:随着他们的死去,他们心灵上的那种美德和纯洁的感情也消亡了,留下的只是笼罩在美洲大地上的那些贪婪、残暴的恶意和邪念。
6 小妇人——路易莎·奥尔科特
Little Women by Louisa May Alcott
这部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以家庭成员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奇一家的天伦之爱。马奇家的四姐妹中,无论是为了爱情甘于贫困的梅格,还是通过自己奋斗成为作家的乔,以及坦然面对死亡的贝思和以扶弱为己任的艾米,虽然她们的理想和命运都不尽相同,但是她们都具有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描写了她们对家庭的眷恋;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马奇一家有四个姐妹,生活清贫、简单而又温馨。四组妹性格迥异;老大梅格漂亮端庄,有些爱慕虚荣;老二乔自由独立,渴望成为作家,老三贝丝善良羞涩,热爱音乐,老四埃米聪慧活泼,爱好艺术,希望成为一名上流社会的“淑女”。
所有时代的所有少女成长过程中所要面对的经历的,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初恋的甜蜜和烦恼,感情与理智的译,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贫穷与富有的矛盾。
7 野性的呼唤——杰克·伦敦
The Call of the Wild by Jack London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最负盛名的。故事主要叙述一只强壮勇猛的狼狗巴克从人类文明社会回到狼群原始生活的过程。巴克是一头体重140磅的十分强壮的狗。他本来在一个大法官家里过着优裕的生活,后来被法官的园丁偷走,辗转卖给邮局,又被送到阿拉斯加严寒地区去拉运送邮件的雪橇。巴克最初被卖给两个法裔加拿大人。这些被买来的狗不仅受到了冷酷的人类的虐待,而且在狗之间为了争夺狗群的领导权,也无时不在互相争斗、残杀。由于体力超群、机智勇敢,巴克最终打败斯比茨成为狗群的领队狗。他先后换过几个主人,最后被约翰·索顿收留。那是在巴克被残暴的主人哈尔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时,索顿救了他,并悉心为他疗伤。在索顿的精心护理下巴克恢复得很快,由此他们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巴克对索顿非常忠诚,他两次不顾生命危险救了索顿的命,并在索顿和别人打赌时,拼命把一个载有一千磅盐的雪橇拉动,为索顿赢了一大笔钱。不幸的是,在淘金的过程中,索顿被印第安人杀死。狂怒之下,巴克咬死了几个印第安人,为主人报了仇。这时恩主已死,他觉得对这个人类社会已无所留恋。况且,一段时期以来,荒野中总回荡着一个神秘的呼唤声。这个声音吸引着他。最终,他回应着这个声音,进入森林,从此与狼为伍,过着原始动物的生活。但他不忘旧谊,仍然定期到主人的葬身之处去凭吊。
8 汤姆叔叔的小屋——哈里特·比彻·斯托
Uncle Tom's Cabin by Harriet Beecher Stowe
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斯托夫人,是哈特福德女子学院(Hartford Female Academy)的一名教师,同时,她也是一位积极的废奴主义者。全书围绕着一位久经苦难的黑奴汤姆叔叔的故事展开,并描述了他与他身边人——均为奴隶与奴隶主——的经历。这部感伤深刻地描绘出了奴隶制度残酷的本质;并认为基督徒的爱可以战胜由奴役人类同胞所带来的种种伤害。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是19世纪最畅销的(以及第二畅销的书,仅次于最畅销的书《圣经》)并被认为是刺激1850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在它发表的头一年里,在美国本土便销售出了三十万册。《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战争爆发的初期,当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说到:“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后来,这句话为众多作家竞相引用。
《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及受其启发而写作出的各种剧本,还促进了大量黑人刻板印象的产生,不少的这些形象在当今都为人们所熟知。譬如慈爱善良的黑人保姆、黑小孩的原型、以及顺从、坚忍并忠心于白人主人的汤姆叔叔。最近几十年来,《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这些消极成分,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本书作为“重要的反奴隶制工具”的历史作用。
9 鸽之翼——亨利·詹姆斯
The Wings of the Dove by Henry James
这本书的知名度不及作者另外两部长篇《一个美国人》、《贵妇的肖像》,不过亨利詹姆斯在这本中所塑造的米莉角色其实是在纪念他早逝的美国表妹, 并用以对比欧洲巧诈虚伪的世故人情。詹姆斯是同性恋者。他与同时代的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作者)保持着长期的友谊。描写一位英国记者为钱财追求一个患有不治之症的美国姑娘的故事。一个三角恋的故事演绎了道德和爱情的挣扎。
10 怪异故事集——埃德加·爱伦·坡
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 by Edgar Allan Poe
这是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一部短篇集。原始的版本于1840年在费城出版,分上下两卷,共25篇。(待续)
非类文学作品 Nonfiction
11 瓦尔登湖——亨利·梭罗
Walden by Henry Did Thoreau
瓦尔登湖(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中国大陆译“瓦尔登湖”,台湾译“湖滨散记”,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
该书出版于1854年,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瓦尔登湖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离梭罗家不远。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
《瓦尔登湖》的中文译本有多种,例如有徐迟、张知遥以及戴欢等翻译的版本。
美国的19世纪是个辉煌的时代,一大批作家都深受超验主义的影响,主活在这一时代的梭罗也不例外。作为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梭罗对超验主义更是身体力行,《瓦尔登湖》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体会;他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为自己,也为他的市民同胞,还有当时与后来的读者们。
本书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
12 超越奴役——布克·华盛顿
Up From Slery by Booker T. Washington
布克尔·华盛顿(一八五六——一九一五)是美国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的最有影响的黑人领袖。他主张种族和睦,号召黑人通过教育自助自救,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专门技艺,加强经济实力,从而改善整个黑人种族的境遇和地位,本书是是布克尔·华盛顿的自传.
13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亨利·亚当斯
The Education of Henry Adams by Henry Adams
本书曾于1919年获普利策奖,自问世以来,一版再版,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亨利·亚当斯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先后就读、执教于哈佛大学,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他出身于声名显赫的总统世家。他以第三人称写成的自传体作品《亨利·亚当斯的教育》,是享誉世界的经典传记,也是世界一流的教育经典与历史文化名著。本书运用自传与德式教育相结合,对一个时代进行了批判性的评价。它要说的不是本书所讲述的历史,而是对那一段历史的反思,因此,亚当斯希望人们这样来看他这本书,把这本书当做一个历史哲学的思辨过程。
诗歌
14 草叶集——沃尔特·惠特曼
Lees of Grass by Walt Whitman
《草叶集》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其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
惠特曼从小热爱民主和自由,他只读过五六年书,十几岁就外出谋生。他当过排字工人、木工、泥水匠、农村教师和编辑等。惠特曼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他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开始写诗,于1855年出版了《草叶集》的第一版。他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说:“记着,这本书是我从1838年至1853年间在布鲁克林的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其中吸进了千百万个人和十五年的生活;那种亲密,那种热烈,那种陶醉,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作品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反映了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的时代精神。诗人站在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讴歌美国这块“民主的大地”:
那里没有奴隶,也没有奴隶的主人,
那里人民立刻起来反对被选人的无休止的胡作非为,
那里男人女人勇猛地奔赴死的号召,有如大海汹涌的狂浪,
那里外部的权利总是跟随在内部的权利之后,
那里公民总是头脑和理想,总统,,州长只是有报酬的雇用人,
那里孩子们被教育着自己管理自己,并自己依靠自己,
15 诗——艾米莉·狄金森
Poems by Emily Dickinson
艾米莉·狄金森在一八八六年与世长辞;而她深锁在盒子里的大量创作诗篇,则是她留给世人的最大厚礼。纵然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获得当时的青睐,然而周遭众人对她的不解与误会,却丝毫无法低损她丰富的创作天分。根据现存作品,艾米莉惊人的创作力为自己,也为世人留下一千八百首诗,包括了定本的一千七百七十五首与新近发现的二十五首。
艾米莉的妹妹——拉维妮雅(Linia)认得艾米莉的字迹,但她却不了解这些文字代表的是艾米莉终其一生的热情。当她发现这个藏着一千多首诗的箱子时,她真的十分震惊。无论拉维妮雅是否了解这些诗句的真正价值,或者只是因为它们是“艾米莉所写的诗”,她都坚信这些诗作一定得出版。通过她的大力奔走,再加上玛波·鲁米斯·陶德(Mabel Loomis Todd)编辑的鼎力相助,第一辑的艾米莉诗本终于在一八九零年付梓出版,书里所收录的诗作只是艾米莉毕生创作中的一小部分。第一辑总共印了十一刷,而第二辑及第三辑也分别在一八九一年及一八九六年顺利付梓问世。一般大众及多数的评论家都给这些诗作相当高的评价。到了一八九六年,艾米莉·狄金森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诗人。之后更多的作品,包括许多由其它管道收集的诗作,在接下来的五十年大量地出现,但直到一九九五年全三册的定本才由汤玛斯·约翰森(Thomas H.Johnson)审定出版。这本书一共收集了一千七百七十五首诗以及一些断简残编,并依照时间顺序编辑排足,由哈佛大学出版社的贝尔耐出版部(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
艾米莉死后,世人才重新定位她的诗人身份,同时也认清了自己错过些什么。然而,艾米莉的个人真实生活风貌,却始终难以真正获得厘清。虽然市面上有不少关于她的传记、评论及心理分析的著作出现,但她的日常生活却鲜为人知,而且艾米莉与周遭亲友间的相处关系,却一直没有什么资料留存,于是大多数人仅能揣测这些关系的真正面貌。最近这几年,许多出土的资料已经让黑暗的角落有了一线曙光,但是所谓“真正的艾米莉”,学界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诠释。
16 海华沙之歌——朗费罗
The Song of Hiawatha by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费朗罗(1807-1882),美国诗人。1807年2月22日生于缅因州一律师家庭,1882年3月24日卒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曾就读于博多因学院,与N.霍桑同学。1825年毕业后去欧洲游历,研究法、意、西、德等国语言文学。1836年开始在哈佛大学任教,致力于评介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成为新英格兰文化思想中心的重要人物。前期诗作有《夜吟》、《歌谣及其他》、《布吕赫钟楼及其他》、《海边与炉边》等,诗风简朴生动,乐观向上,受到国内外赞赏传诵。主要作品3部叙事长诗,或称通俗史诗:《伊凡吉林》、《海华沙之歌》和《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它们都取材于民间故事,古风绰约。其中《海华沙之歌》是美国文学史上首部精心改写的印第安人史诗,盛极一时。1861年夫人不幸过世,为摆脱痛苦,他翻译了但丁的《神曲》,并写出 6首十四行诗。受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影响,1863年发表《路畔旅舍的故事》,讲述美国早期民间传说与革命故事。费朗罗晚年获得牛津与剑桥荣誉学位,在国内誉为民族大诗人。
为什么说美国是从马克吐温开始的?
虽然他的财富不多,却无损他的高超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马克·吐温最知名人士之一。其交友广阔,威廉·迪安·豪威尔士、布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其于1910年四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写作风格:融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的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他的代表作是《百万英镑》,在小学5年级人教版第二学期时会学到的,是24课名叫《金钱的魔力》。 “马克·吐温”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个笔名是源自马克·吐温其早年水手术语,马克·吐温的意思是:水深12英尺,萨缪尔(即“马克·吐温”)曾当过领航员,与其伙伴测量水深时,他的伙伴叫道“Mark Twain !”,意思是“两个标记”,亦即水深两浔(1浔约1.1米),这是轮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船长塞勒斯,曾是位德高望重的领航员,不时为报纸写些介绍密西西比河掌故的小品,笔名“马克·吐温”。 1859年,塞勒斯船长发表了一篇预测新奥尔良市将被水淹没的文章。调皮的萨缪尔决定拿他开个玩笑,就模仿他的笔调写了一篇非常尖刻的讽刺小品。谁知这篇游戏文章竟深深刺痛了老船长的心,老船长从此弃笔不写,“马克·吐温”这个笔名也从此在报纸上销声匿迹了。 四年后,当上记者的萨缪尔得悉塞勒斯船长谢世的噩耗,为自己当年的恶作剧追悔不已,决心弥补这一过失,于是他继承了“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并以此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但亦有一说,指其在西部流浪时,经常在酒店买酒两杯,并要求酒保在帐单上记“两个标记”。然而,孰真孰,或两者皆虚,则无从稽考。他的真名叫“萨谬尔·朗赫恩·可莱门斯。”
[编辑本段]生平
童年
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小孩。他只有两个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他的那两个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奥利安·克列门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 18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 1904年8月31日)。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收入微薄,家境拮据。小塞缪尔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所学徒,当过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儿时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素材,更铸就了一颗正义的心。他的母马克·吐温亲玛格丽特(Margaret)在他四岁时死去,而他的哥哥本杰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后亦死去了。他的另一个哥哥Pleasant(1828年 - 1829年)只活到吐温出生前三个月。继这班年龄较马克·吐温大的兄弟姊妹之后,吐温又有一个弟弟--亨利·克列门斯(Henry Clemens)(1838年7月13日 - 1858年6月21日)。在吐温4岁时,他们一家迁往密苏里州汉尼拔(Hannibal)的一个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这就成为了他后来的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中圣彼得堡的城市的灵感。 那时,密苏里州是联邦的奴隶州,而年轻的吐温开始了解奴隶制,这成为了往后在他的历险中的主题。 马克·吐温是色盲的,而这激起了他在社交圈子的诙谐玩笑。1847年3月,当吐温11岁时,他的父亲死于肺炎。接着的那一年,他成为一名印刷学徒。1851年,他成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并开始给他哥哥奥利安创办的《汉尼拔杂志》(Hannibal Journal)写草稿。在他18岁时,他离开汉尼拔并在纽约市、马克·吐温费城、圣路易和辛辛那提市都当过印刷工人。22岁时,吐温回到密苏里州。在下密西西比河到纽奥良的旅途中,轮船的领航员“碧士比”要吐温终身成为轮船领航员,而这职业是当时全美国薪资第三高的职业,每月250美元(等于现在的155,000美元/每年)。 由于那时的轮船是由很易燃的木材建造,因此在晚间亦不可以开灯。领航员需要对不断改变的河流有丰富的认识,因而可以避开河岸成百的港口和植林地。吐温在他得到领航员执照(1859年)之前花了2年多一丝不苟地研究了密西西比河的2000米。在得到执照前的训练期间,吐温说服他的弟弟亨利·克列门斯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工作。亨利死于1858年6月21日,那是由于亨利工作的那艘轮船爆炸。吐温为此感到极内疚,并在余生中一直觉得他自己需负上责任。可是他继续在河上工作并一直是领航员,直到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而缩减了密西西比河的交通。
旅行与家庭
密苏里州是一个奴隶州,并被大部分人视为是属于南方的一部分,但密苏里州并没有加入联邦。当战争开始时,吐温和他的朋友加入了一队联邦的民兵部队(这在一部1885年的短故事“The Private History of a Campaign That Failed”中有相关描述),并加入了一场战争,在那场战争中有一个人被杀。吐温发现他根本不能忍受自己杀任何人,因此他离开了。他的朋友加入了南军;吐温则到他的哥哥奥利安那里去,那时奥利安被任命成为内华达的州长的秘书并管理西部。马克·吐温吐温与他哥哥乘公共马车花了2星期多横越了大平原区和洛矶山脉。他们到了盐湖城摩门教的社会。这些经验成为了《艰苦岁月》一书中的主要部分,并给《卡城名蛙》提供了资料。吐温的旅程结束在内华达维吉尼亚城的银矿那里。在那里,他成为了一名矿工。 在放弃矿工一职后,吐温在维吉尼亚城的一家报纸《企业报》工作。 吐温次后到加州旧金山旅行,在那里他继续当一名记者,并开始做演讲。他见了其他作家如布瑞特·哈得等。一次他被分配到夏威夷州,而这成为他的第一次演讲。1867年,一家当地的报纸提供了一次往地中海地区的轮船旅游。 在他往欧洲和中东的旅程期间,他写了1869年收集成的著名旅行信件系列《傻子旅行》。他亦见了查尔斯·兰登(Charles Langdon)并看到兰登姊姊马克·吐温欧丽维亚(Olivia Langdon)的相片。吐温对她立即一见钟情。他们在1868年见面,并在一年后订婚,1870年于纽约市艾玛拉结婚。欧丽维亚生了儿子兰登,但兰登在19个月时死于白喉。 1871年,吐温一家迁往康乃迪克州哈特福特。在那里欧丽维亚生了3个女儿:苏西、克拉拉和让。吐温亦成为了作家威廉·迪安·豪威尔士的好朋友。 吐温之后再度到欧洲旅游,这在1880年一部书《浪迹海外》有作描述。1900年他回到美国,给他的旧公司偿清欠款。吐温的婚姻维持了34年,直到欧丽维亚于1904年去世。 1906年,吐温开始给《北美评论月刊》写他自己的自传。一年之后,牛津大学把一个文学博士学位颁给他。 吐温比让和苏西都活得久。他经过了一段忧郁的时期,这是从他的爱女苏西在1896年死于脑膜炎时开始的。欧丽维亚在1904年的逝世及让在1909年12月24日的死令吐温更忧郁。
作家生涯
马克·吐温的第一部巨著《卡城名蛙》,在1865年11月18日于《纽约周六报刊》首次出版。这作品在那里出版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它完成得太迟,赶不及纳入阿特姆斯·沃德收集美国西部特色著作的书中。 这以后,《沙里缅度联邦报》派马克吐温去当时被称为三明治群岛的夏威夷作通讯记者,给联邦报寄来关于那里的事情的信。后来他在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地报》工作时也是根据这些幽默的信件写出的,因为《加利福尼亚大地报》派了他取道巴拿马运河从旧金山到纽约市,作巡回记者。当时他就不断寄出信件给报纸出版,讽刺而幽默地记录他的所见所闻。1867年6月8日,吐温乘游艇前往费城,要住5个月。这一游导致了《傻子旅行》的诞生。 1872年,吐温出版了第二部旅行文学著作《艰苦岁月》作为《傻子旅行》的续集。《艰苦岁月》的内容是吐温到内华达的旅程及在美国西部的后期生马克·吐温活的半自传式描述。这书以“傻子”对欧洲和中东的很多国家的批评来讽刺美国及西方的社会。吐温的下一作品《艰苦岁月》把焦点放在美国社会上。之后的《镀金时代》并不是旅行文学作品,因为这以前的两本书都是旅行文学作品,而这是他第一次写。这本书亦很著名,因为这是吐温唯一一本与人合作写成的书;这本书是由吐温和邻居查尔斯·达德利·沃纳写成的。 吐温之后的两本著作均是关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经历。《密西西比河的旧日时光》一系列的小品在1875年出版于《大西洋月刊》,最具特色的是吐温对浪漫主义的醒悟。吐温在《旧日时光》之后更著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之后吐温写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描写了他在汉尼拔的童年。吐温模仿自己小时候的性格,塑造出汤姆·索亚的性格来。这书亦引入一角色哈克贝利·费恩为配角。 《王子与乞丐》的故事情节虽然今天常出现于很多**和文学作品中马克·吐温,但其实并不普遍被接纳。这是吐温首次尝试写“乞丐”,其缺点是吐温在英国社会并没有太足够的经历。《王子与乞丐》写作期间,吐温亦开始了《顽童流浪记》的写作,并也把另一部游记《浪迹海外》完成.《浪迹海外》是马克·吐温往中欧及南欧旅行的游记。 吐温之后的出版著作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出版以后,令他成为更著名的伟大美国作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严肃的气氛比后者更为浓厚。这书成为了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必修书,因为哈克放弃服从规矩,而很多这样年龄的人马克·吐温正是这样想(哈克的故事背景为还有奴隶制的1850年代)。吐温于1876年夏,《汤姆·索亚历险记》发行后手写了约400页的《顽童流浪记》故事内容。 吐温的妻子死于1904年,这以后他才得以把他的著作审查员及编辑者--他的妻子不喜欢的书籍出版。这些书中有一本是《神秘陌生人》,这本书并未在吐温有生之年出版,所以人们找到18至1905年之间的三种版本的手稿。这三种版本令这部著作的出版情况很混乱,而现在才可得到吐温最先写的版本。 吐温最后一部作品是他口述的自传。一些案卷保管人和编辑者把这自传重新整理一遍,要令它的格式更符合一般格式,因而一些吐温的幽默字句被删掉了。
[编辑本段]后人对他的评价
近代幽默文学的泰斗! 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流作家! 他是怀有赤子之心的顽童,亦是仗义执剑的骑士! 有个关于马克吐温的书库 ://.tianok/waiguo2005/t/tuwen/index.html 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编辑本段]创作年表
1835年11月30日 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出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父马克·吐温亲是约翰·马歇尔·克莱门斯,母亲是简·兰普顿·克莱门斯,塞缪尔是他们的第五个孩子。约翰·克莱门斯是一个低级的地方法官,收入微薄。 1839年秋 全家迁居密苏里州的汉尼巴尔。那里当时人口为450人。 1843年3月24日 塞缪尔·克莱门斯的父亲约翰·克莱门斯死于肺炎。从12岁即1847年起,家世寒微的马克·吐温曾经先后当过印刷所学徒、报童、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记者等等。 1852年5月1日 《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发表于波士顿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这是赛缪尔·克莱门斯的处女作。(自学的马克·吐温在印刷所当学徒、排字时,即开始练笔,发表这个处女作时年17岁。) 1864年6月 移居旧金山,在《晨报》工作。开始为《旧金山人》写稿,时主编为家勃勒特·哈特。 1865年11月18日 纽约的《星期六邮报》发表了马克·吐温的《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各处纷纷转载,马克·吐温开始在国内取得名声。 1867年4月25日 查尔斯·韦勃出版了马克·吐温的第一本书《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和其它随笔》。 1869年7月 马克·吐温的《傻子国外旅行记》出版,发行者为易里夏·勃里斯。 1872月年2月 《艰难历程》由勃里斯的美国出版公司出版。 1873月年冬 马克·吐温与作家查尔斯·特德雷·华纳合作,写了《镀金时代》。华纳为其在哈特福特的邻居。 1873年12月 《镀金时代》出版。发行者为美国出版公司的勃里斯。(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起一个幽默而讽刺的名字,并为世人所认同,尚乏先例) 1874年夏 马克·吐温开始写《汤姆·索亚历险记》,并把《镀金时代》编成剧本。当时是在纽约的埃尔弥拉附近的夸雷农庄。 1876年1月 《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欢节上的罪行纪实》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 1876年夏 马克·吐温开始写《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地点在夸雷农庄。 1876年10月 与勃勒特·哈特合作写喜剧《阿星》。十二月完成,但两人的友谊从此难以维持。 1876年12月 《汤姆·索亚历险记》由勃里斯出版。时间是在交稿后一年以上,这样就没有能赶上圣诞节的好生意季节。马克·吐温开始考虑换一家出版商出版其著作。 1877年7月31日 《阿星》在纽约的“第五条街剧院”演出。五周后停演,演出者在钱财上有亏损。 1877年1月1月 开始写《王子与贫儿》。 1878年春—1879年夏 全家往欧洲旅行,特别是游了德国,为《国外旅游记》收集了材料。 1880年3月 《国外旅游记》出版。出版者为美国出版公司的勃里斯。 1881年12月 《王子与贫儿》出版。出版者为波士顿的詹姆斯·勒·奥斯谷特。 1882年4月 马克·吐温重访密西西比河上,以便为其《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的下半部收集材料。他遍访密西西比河流域,一直到五月底。 1883年夏 马克·吐温在夸雷农庄完成了《哈克贝利·费恩》的写作。《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由奥斯谷特出版。
马克吐温的致坐在黑暗中的人
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美国在1776独立他的历史只有230多年,文学的起步是在社会稳定经济稍微腾飞的年代才可以实现,毕竟文学是审美的精神生活,人首先要吃饭。马克吐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称的上名家的作家,也开创了美国独特的讽刺文学。他的成功推动了后世美国文学的繁荣。
简介:://baike.baidu/view/21384.htm
马克·吐温的历史命运
在美国,马克·吐温似乎有两个,一个是读者眼中的马克·吐温,一个是批评家眼中的马克·吐温。在读者看来,马克·吐温幽默、滑稽、诙谐,夸张得要命,可又蛮真实的,有时还带点刺儿;他的美国味道很足,男女老少都喜欢读。在批评家看来,事情就复杂了。马克·吐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是无害的滑稽家,还是社会讽刺家?早期这么乐观,后来为什么这么悲观?他到底是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天才,还是看风使舵的庸人?他究竟是热爱美国还是痛恨美国?……这些涉及到对他总评价的问题近一百年以来没有停止过争议,是一大研究课题,在美国叫做“马克·吐温问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克·吐温是以“说笑话的能手”登上美国文坛的。一般的评论文章或者文学年鉴总是把他与“滑稽作家”、“幽默家”、“滑稽小品的作者”归成一类,其特长是“为大多数人提供无害的消遣”。
马克·吐温生前遭到最猛烈的抨击是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发表之后。这部作品先在英国出版(一八八四),后在美国《世纪杂志》上选登(一八八五)。选登时编辑为了“保护读者趣味”,删掉不少“粗话”和“低级描写”。即使经过防疫措施,高雅的读者还是抗议以讲究文体著称的《世纪杂志》居然发表这样低级庸俗的东西。但是,马克·吐温好像没有听见这样的批评,也不怕戴“败坏英语文风的主要代表”这顶帽子,在美国出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时居然一字不改。
阿堪萨斯的《旅行家》宣布说:“这本书因庸俗粗糙受到谴责”,这是因为“庸俗幽默的时代已经过去”,“由于读者趣昧日趋高雅,夸张的幽默也为时不久了。将来的幽默必须纯净和忠实。”
标准的“少年优秀读物”《小妇人》(一八六八——一八六九)的作者阿尔柯特奉劝马克·吐温:“如果克列门斯先生找不出什么好东西的话,那么最好就别为我们思想单纯的少年男女写作了。”
为什么后来证明是美国十九世纪的一部杰作在当时受到如此冷遇呢?
马克·吐温是西部作家,他的创作素材都是在西部获得的。粗犷、开放、幽默的艺术特色也是西部的。但美国当时的文化中心是在东部,西部作家的命运操在东部批评家手里。东部批评家有时也欣赏西部的幽默作品,不过那是为了猎奇,为了消遣,并不认为这是严肃的文学创作。在他们眼里,幽默家无异于滑稽演员,专长插科打诨,不能与当时的名家爱默生、朗费罗、霍尔姆斯等人并提。他们的文学趣味是“一个名叫维多利亚的时代传到美国来的,当时粗鲁的美国人忽然发了大财,就要寻求一些行为的准则,用来掩盖他们的粗俗,要有一些上流的新式男女来做做榜样。书中必须告诉人们,怎样才是正派的,作家们也就这样写了。”①这大体上就是所谓斯文传统,斯文传统的绅士批评家怎么能赞成把流浪儿、黑奴当作主人公?行骗、宿怨、格斗怎能成为文学题材?赌咒、发誓、骂人话算什么文学语言?东部批评家可以欣赏马克·吐温的幽默才能,却不承认他有什么严肃的创作目的。
转机出现在八十年代末。那时候马克·吐温已经出版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一八八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的美国人》(一八八九)等四部重要作品,通过创作实践,他自己也逐渐认识到幽默的作用,并且懂得怎样在理论上保卫自己。他指出“幽默家虽然轻松,却有一个严肃的目的”——“嘲弄虚伪,揭露伪装”,幽默家是“王公贵族、特权人物和一切骗人玩意儿的天敌,是人类权利、人类自由的天然朋友”。②一些早就认出马克·吐温不同凡响的批评家、作家,如C.H.威伯、勃瑞特·哈特、威·迪·豪威尔斯,现在不再是少数派,他们当初的意见越来越为多数人所接受,其中豪威尔斯(W.D.Ho wells)的观点尤其明确。作为有影响的批评家,他指出,马克·吐温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幽默家,在于“笑话里含严肃的意味,这是他反复思考政治、社会可笑之处以后所取的表达的方式”。一九一0年,马克·吐温去世那一年,豪威尔斯在《我的马克·吐温》(MyMarkTwain)一书中作出当时对马克·吐温的最高评价:
爱默生、朗费罗、洛威尔、霍尔姆斯——这些人我都认识,我还认识我们其他的智者、诗人、先知、批评家、幽默作家;他们互相类似,象其他文人一样;但是克列门斯是独一无二的,无法企及的,他是我们文学中的林肯。
正当马克·吐温在天堂与塞万提斯、莫里哀等喜剧大师欢聚的时候,人类又传噩耗。一九二○年,一位名叫范·魏克·布鲁克斯(Van WyckBrooks)的批评家,运用精神分析法对马克·吐温进行解剖,发表了一部全面否定马克·吐温的专著——《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The Ordealof Mark Twain)。他认为马克·吐温是一位天生的艺术家,却具有屈从环境的软弱性,在加尔文教、金钱诱惑和东部上层阶级文学趣味的强大压力下经不起考验,终归失败。
布鲁克斯把马克·吐温的一生分成三个阶段。童年是在一个缺乏温暖的家庭里度过的。他幼时有梦游症,说明他有两个自己、两种倾向、两种愿望:一方面要表现个性,一方面又屈从母亲。他站在父亲的棺材前向母亲保证今后“要做个好孩子”,证明他顺从严禁自己的加尔文教的社会环境。他家庭之外的生活环境同样糟糕:汉尼伯尔镇地处开发不久的中西部,是“文化的沙漠”,“天才的必然会死亡”。第二阶段中,在密西西比河上四年的领港生活,是他与社会关系最融洽的时间:他赚钱,家里人满意;又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智,所以《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开头几章写得极有诗意。可是到了西部之后,他为投机发财的社会风气所包围,又一次放弃艺术的追求,头枕找矿致富的美梦。那么他是怎么成为作家的呢?布鲁克斯说:“他下意识的愿望是当艺术家,但这是发挥个性的行业,而发挥个性在他母亲看来是罪恶,在社会看来是耻辱。母亲和社会这两个方面都要求他做个生意人,而他又不可能调动自己身上必需的能量去满足这个要求。美国作家们一生中经常遇到这种困境!我们看到,这种困境终于导致马克·吐温变成了幽默家。”③按布鲁克斯的理解,马克·吐温之当幽默家,与他想找到矿脉发财同出一源,是他又一次出卖自己艺术天才的例证。
第三阶段是到东部同奥丽维亚·兰登结婚之后。布鲁克斯认为,这位富商的**生活圈子狭窄,唯父辈意见是从。马克·吐温为了博得她的欢心,不得不同时讨好她那个社会圈子,而那个高雅而又庸俗的社会之所以接受这个“没有教养的”西部幽默家不是看中了他的才能,而是因为他的才能能够赚钱。奥丽维亚根本认识不到她的丈夫是天才,却以自己平庸的文学趣味把关,经常删改马克·吐温的作品。她居然认为《王子与贫儿》比《哈克贝利·费恩》高得多!马克·吐温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天才去炮制迎合群众趣味、能赚大钱的。布鲁克斯惋惜地说“马克·吐温实际上找了一个第二个母亲”!另一个对他发生巨大影响的人是《大西洋月刊》主编、全国闻名的批评家、作家豪威尔斯。马克·吐温把他当成“解罪神父”,豪威尔斯怎么说他怎么改,把他的批评意见当作金科玉律,而豪威尔斯的主张是描写“生活温和的一面”,“力求避免使自己和读者痛苦的题材”。“斯文传统”就是“通过豪威尔斯改造了马克·吐温”。
这里,布鲁克斯再次运用他的“双重性格说”:马克·吐温身上“那个不自觉的自我”本能地反叛豪威尔斯的艺术观点,他大骂简·奥斯丁就是发泄对豪威尔斯的不满,因为后者把简·奥斯丁推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但马克·吐温的软弱性是主导的,心甘情愿把自己摆在从属豪威尔斯的地位。
布鲁克斯认为,马克·吐温在“第二个母亲”和“解罪神父”的改造下,扼杀了艺术的自我。他到晚年懊恼不已,连声诅咒人生。他“谴责失败的人生,恰恰表现了他自身的失败。”这是布鲁克斯最后的诊断:
马克·吐温是一个受到破坏的灵魂,受挫折的牺牲品。正如精神分析学家所提供的无数病例一样,仅这一点就足以解释他晚年的懊丧。他受到阻碍,遭到分裂,甚至违反了自己的本性;因此他身上的诗人、艺术家本性萎缩成了愤世嫉俗者,整个儿人成了一个精神虚弱者。
《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发表后引起巨大的反响。反对的有之,赞同的也有之。
布鲁克斯的分析无疑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最明显是方法论的错误。他不是全面考察马克·吐温的全部材料,分清主次得出结论,而是先有一套概念,然后选用有利于自己的材料。其次,他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阿·庇·佩因(A1bert Bigelow Pai-ne)的马克·吐温传记,这本传记出版较早,有些材料不甚可靠,如马克·吐温站在父亲棺材前向母亲保证这一传说。同时,作者否定西部幽默也暴露了他贵族化的偏见,他把这种文学形式与传统的形式对立起来,说明他自己也还没有摆脱“斯文传统”的影响。
然而,《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仍然是马克·吐温批评史上一部重要著作。布鲁克斯提出的问题是实际存在的。马克·吐温某些作品质量不高,明显是为赚钱仓促成章;这不能说同美国商业社会毫无关系;他后期确有悲观懊丧情绪,尤其表现在《什么叫做人?》和《神秘的陌生人》中。这些问题是严肃的,不容回避的。而且布鲁克斯作为有独立见解、有远见的批评家,一直怀有严肃的目的。他的本意是想打破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束缚,抵制商业化社会对文学艺术的腐蚀,他是为创造新文化而呐喊。所以马尔科姆·考莱说,自“布鲁克斯以来,批评风气为之一变”。④
可惜的是,布鲁克斯在选择马克·吐温作靶子的时候,由于对西部文化的无知,又套用他一知半解的精神分析知识,使自己丧失应有的说服力。
布鲁克斯的观点自然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批驳最猛烈的是伯纳特·德沃托(Bernard Devoto),他的《马克·吐温的美国》(Mark Twain’sAmerica,一九三二)是捍卫马克·吐温的代表性著作。
德沃托的主要观点有两个:一、西部文化造就了马克·吐温,而不是相反。二、马克·吐温到了东部以后,没有把自己出卖给绅士阶级。
德沃托本人来自西部,是研究西部文化的专家。他认为,西部并非一片沙漠,黑人、印第安人和来自各地的白人拓荒者、移民,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们在拓荒活动中形成不同于东部的西部文化。许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经过说故事人、记者和作家们不断的艺术加工,具有粗犷开放、幽默、诙谐等特色。马克·吐温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并且以自己的卓越才能加以发展创造,成为杰出的西部作家。他作品中宽广的视野、诗的质地也都与拓荒地区的大森林、大河和大草原密不可分。德沃托指出,西部也有坏的方面,凶杀、、宿怨、格斗等等时有发生,这一些也在马克·吐温作品中出现,所以马克·吐温表现的是大西南地区整个的文明,是美国的全面形象。
《马克·吐温的美国》还认为马克·吐温夫人和豪威尔斯为马克·吐温作品所作的修改主要是删去粗话、俗语和有可能得罪人的用语,不仅不涉及主要内容,反倒帮助马克·吐温去掉西部幽默中一些低级的东西。“改造马克·吐温”既谈不上,又何来“出卖自己的天才”呢?德沃托总的结论是:
在马克·吐温那个时代的作家中,没有一个象他那样接触到美国生活这么多的方面。他思路阔广,不安于现状,不知疲倦,什么事情都要探个究竟。有人说他的幽默不触及那个时代的弊端,实际情况是:我们经过研究之后,发现他那个时代的弊端很少不被他嘲弄过、讽刺过、讥笑过。那些不光彩的事情,……包括贿赂、腐败、收买、把人民的正义当儿戏等等,他全评论过。有人说他向社会上的庞然大物投降,然而抨击那个腐败的美国的批评用语“镀金时代”,正是他想出来的。在他创作的宽阔范围之内,社会的烂疮疤他没有一个不揭的。⑤
《马克·吐温的美国》出版后,马克·吐温的批评家们明显分成两派。德沃托之所以没有完全说服布鲁克斯派,原因在于: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德沃托或者没有涉及(如马克·吐温作品艺术质量的不平衡问题),或者轻描淡写(如后期悲观情绪问题)。这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依然关系到对马克·吐温的总评价。马克·吐温许多材料尚未问世,也使两派分歧无法终止。正如德沃托所说“在这些材料未公布的情况下,对马克·吐温的一切批评都不是定论。”
布鲁克斯与德沃托两派之争,也反映到三十年代美国左翼文艺批评家中来。V.F.卡尔弗顿在《美国文学的解放》(一九三二)一书中批驳布鲁克斯的“失败说”,认为马克·吐温《傻子国外旅行记》(一八六九)是“头一部美国作品”,因为“其中的民主思想不仅表现在政治方面,也表现在经济方面、艺术方面”。照卡尔弗顿分析,“生活在他那个时代,全美国甚至美国的劳工运动都是受小资产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的哲学所控制,他所能取的最先进的立场只能是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对吐温这样的人来说,这通常就是革命的立场。”同样是左翼批评家,《新群众》的主编G.希克斯却同意布鲁克斯的观点,说马克·吐温如果“不屈从于传统的压力”,“有可能成为伟大的社会家”,而现在只“落得个供人消遣的作者”。埃德加·李·麦斯特斯要求更严,批评马克·吐温只把阶级斗争当作背景,没有当作题材来描写。
经过几十年的讨论,尽管分歧仍然存在,但是在下面四个问题上,大家的意见是趋于一致的。
第一,马克·吐温是富于美国民族特色的作家。大家几乎都同意V.L.派灵顿教授⑥的意见:“他是一个真正的美国作家——在美国土生土长,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语言进行创作,在他身上,欧洲的东西一点都看不见,封建文化最后一条碎片都不剩了。他是地方的、西部的、又是美国大陆的作家。”
第二,他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一部美国名著,无论从社会内容、思想意义,还是从艺术风格、语言技巧方面考虑,都是一部伟大的,永远散发出“非常清新”的“青春气息”。⑦
第三,马克·吐温是雅俗共赏的典范。他的作品,读者不论年龄大小,也不论文化修养高低,都喜欢读。这是因为他一些优秀作品具有众多的层次,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幽默形式表现出来。他亦庄亦谐的艺术风格既沟通了他与广大读者之间的渠道,又以丰富的艺术含量进入严肃文学的领域。
(四)马克·吐温的语言艺术是卓越的。他只读过小学,他的语言是从群众中学来的活的语言。他在民间语言的基础上加工锤炼,进一步创造了美国的文学语言,开了一代文风。
四十年代以后,一些学者摆脱了两派之争,对马克·吐温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主要成果是出现了几部优秀的评传和《神秘的陌生人》真本的发现。⑧
如果我们可以把批评家比作画家的话,那么,马克·吐温已经有了好几幅画像。第一幅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这是一名滑稽演员,诙谐幽默,插科打浑,妙语不绝,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他去世前夕,他的肖像变了:一身白色服装,一头银发,叼着烟斗,斜靠在椅子上,庄重而又慈祥,是一个大文豪在繁重的创作之余偷得一点悠闲。这幅画挂了二十年,布鲁克斯炮制了第三幅:一个唯唯诺诺、卑贱得神经虚弱的庸人,天才的英气好像隐约可见,但湮没在商业化的浓艳俗色之中。德沃托很不满意这种画法,来了个第四幅:才气横溢,粗犷豪放的西部性格呼之欲出。至今为止,马克·吐温的画像没有“定稿”,美国的批评家—画家们正在勾勒各自心目中的马克·吐温。
正当美国学者进行多方面构思的时候,苏联学者们给马克·吐温画了一幅像,这幅画像形成于五十年代以前,是一位高举反封建、反资本主义、反帝国主义大旗的战士。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美国画派的画法。五十年代末,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
争论是由苏联《文学报》一篇署名扬·皮瑞兹涅茨基的文章引起的。这篇文章批评美国学者查尔斯·奈德编写的《马克·吐温自传》(一九五八),认为“美国官方企图忘掉这位伟大的作家”,不得已时只好“抹掉马克·吐温讽刺中灼人的愤怒色彩”,把他说成一个“心肠慈悲、头脑简单的嘲弄家”,“新版的《自传》正是这种‘文学美容’的必然产物”。⑨
奈德就皮瑞茨涅斯基的文章进行了反批评。他认为分歧在于对马克·吐温的基本看法。他认为“马克·吐温当然首先是一个幽默作家”,“一个家”,“而不是政论家”;可是苏联人却认为“马克·吐温首要意义在社会和政治评论,他攻击的目标主要是美国社会。”奈德说,这种说法,“在多数美国人看来觉得奇怪”。马克·吐温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是“热爱美国的”。
这场争论典型地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批评方向和方法。应该承认,美国学者多少存在忽视马克·吐温政治性材料的倾向。例如,奈德把马克·吐温的小品、杂文、政论视为“沉闷的新闻文字”,又如,关于《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的论著浩如烟海,但很少有人去钻研他的《镀金时代》(一八七三)和《赤道环游记》(一八九七)。关于他后期的悲观哲学,美国学者常常孤立地探讨他的心理因素,却不愿意把这个问题同他晚年激烈的政论联系起来作横向的综合研究。在这一点上,苏联的批评无疑是正确的。
但苏联的批评似乎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在文学批评即社会批评的思想指导下,过于强调马克·吐温直接抨击社会和政局的作品,甚至不能容忍别人对他进行审美的考察。由于二次大战后美国麦卡锡主义猖獗,突出一下马克·吐温揭露“金元帝国”的作品和反帝政论是完全必要的,这正是文艺批评多功能的表现。但第一我们不要忘记他是一个创作家,第二对他非文学的作品也要持客观态度。例如,马克·吐温在嘲弄欧洲君主政体的同时情不自禁地赞赏美国共和政体;对于美国民主选举制度,他也积极地提过改进意见,还身体力行参加过竞选活动。承认他有赞扬美国民主一面,不等于贬低他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者怎么能不尊重历史的辩证的发展呢?如果把马克·吐温与“镀金时代”隔离开来,把他孤立化、绝对化,那就把他当作神而不是人了。至于只向读者强调于论者有利的一面,瞒下不利的一面,这恐怕与马克思主义相去更远。
我国早在马克·吐温生前就有了他作品的译文。迄今为止,他的作品凡属重要的,几乎已经都与中国读者见了面。在研究评论方面,我们解放前后分别受美国和苏联学者观点的影响。解放前,我国对马克·吐温的评介多数取约翰·梅西(John Macy)的观点。梅西是美国文学史家,他充分肯定马克·吐温的成就,又批驳过布鲁克斯的观点。解放前介绍过马克·吐温的曾虚白、赵家壁都参照了他的观点。茅盾在《月报》上推荐过布鲁克斯的《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但估计未必研读过,至少没有受它的影响,因为茅盾主要赞扬马克·吐温的民主思想。鲁迅《夏娃日记》小引中说,“他的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后来“分明证实了他是很深的厌世思想的怀抱者”,这些话听来有布鲁克斯的味道。不知是鲁迅看过有关论著,还是出于艺术的直觉?
解放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马克·吐温的评介完全取苏联的观点。苏联学者的文论帮助我们了解马克·吐温批判揭路美国社会的一面,这是美国学者所欠缺的。但同时我们也给自己套上了无形的绳索。文学批评=社会批评这套模式使我们陷于片面:政治讽刺小品《竞选州长》的威望远远超过他的成名作《加利维拉县著名的跳蛙》;长期忽略艺术风格的探索又使我们未能从总体上赏识马克·吐温的幽默特色,更谈不上把他同欧洲文学史上的喜剧大师作比较研究。至于怎样把马克·吐温的作品直接当成政治宣传工具,我们的本领不在“老大哥”之下。
学习苏联的一项很重要的成果是所谓批判现实主义的问题。不少文章称马克·吐温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算是给了他最高的荣誉。但这个称号送给马克·吐温是否恰当?马克·吐温以夸张手法著称,有时甚至荒诞,如早期的某些短篇、中期的《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的美国人》和后期《斯托姆斐尔德船长天国游记》。这种写法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吗?马克·吐温也常常用浪漫主义的笔调抒写人物。我不否认马克·吐温常用现实主义的写法,对现实取批判的态度,问题在于怎样对待那些非现实主义的成份。好在现实主义“无限广阔”,胸怀最宽,管你是荒诞的还是浪漫的,反正都是“现实的反映”,均可团结,吸收它们加入现实主义的队伍。“批判现实主义”这个用语具有笼统、模糊的性质。按照“批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晋级公式,凡生活于十九世纪、对现实多少取批判态度而又“未能在无产阶级身上找到出路”的作家,都可以赠送“批判现实主义”这一顶海绵做的帽子。结果,马克·吐温与果戈理,福楼拜与屠格涅夫,巴尔扎克与托尔斯泰都差不离。⑩这实际上是取消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不利于对古典作家的赏析和借鉴,更不利于促进我国创作多形式、多风格的发展。
可喜的是,七十年代末以来,马克·吐温研究取得了进展。有的同志提出“真正的马克·吐温”这个问题,有的注意到他的幽默形式,也有的较为深入地研究了马克·吐温与中国这一课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独立构思马克·吐温的画像。不过,我们最好不要画独一无二的“标准像”。多样出真理,真正的马克·吐温存在于多种多样的画法之中。
附记:本文引文除注明出处外,引自下列论著:
E.Hudson Long:MarkTwain Handbook(1957)。P.S.Foner: Mark Twa-in:Social Critic(1958)。
关于马克·吐温在中国的情况,参阅过刘海铭同志的硕士论文:Mark Twain in China(一九八四)。
(本文马克·吐温像,丁聪画)
① 诘·艾伦《马克·吐温》,张友松、陈玮译,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
② 一八八八年接受耶鲁大学文学硕士时的讲话。
③ 《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的引文均根据纽约梅里亭书局的一九五五年版。
④ 见一九五五年版《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序文。
⑤ 见美国波士顿列特尔·布朗公司出版的该书一九三二年版。
⑥《美国思潮主流》(三卷,一九二七——一九三○)的作者。
⑦ 诺曼·梅勒语,见《哈克·费恩活到一百岁了》(《纽约时报书评》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七日)。
⑧ 以前流行的《神秘的陌生人》原名《小撒旦纪事》,未完,经佩因编删而成。六十年代初,芝加哥教授W.M.吉伯孙在马克·吐温手稿中发现并审定出一份完稿,题名《第四十四号,神秘的陌生人》,于一九六九年出版。
⑨ 见奈德编《马克·吐温与俄国人》,纽约希尔与王出版公司出版,一九六○年。
⑩ 此处仅指“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头衔而言。
求各国伟大的文学家
有。但是叫《给坐在黑暗中的人》
具体你在耐心看一下下面这段话:欧美文学 中编
第二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十七节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杰出的家,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用幽默、诙谐和滑稽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末美国五光十色的社会图景与风土人情。他的后期作品对美国社会的虚伪,种族歧视与对外侵略扩张,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和揭露。
他是美国文学史上头一个用纯粹的美国口语进行写作的作家,开创了一代文风,福克纳称他为“美国文学之父”。
一、生平和创作
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1835年11月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他的父亲约翰·克列门斯是一个地方法官,收入微薄,家庭负担繁重。马克·吐温在上学时就得干许多杂活,来减轻家庭负担。他12岁时,父亲去世,他不得不弃学,并开始外出独立谋生。1853年至1861年间,他先后当过印刷所学徒、报童、排字工人、水手和轮船驾驶员。丰富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生活,对他以后的创作影响很大,他的许多优秀作品都以他童年的生活经历和密西西比河的风土人情为题材与背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就是来自他在密西西比河做水手时的行话,意思是“水深两*9”,即水深12英尺,船可以安全通过。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密西西比河航运萧条,马克·吐温随着当时的淘金热来到美国的西部,想找矿,未成。发财梦破灭后,他去报馆工作,后来到弗吉尼亚城,先后在《事业报》和旧金山的《晨报》当记者,开始用“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写些通讯报道和幽默小品,并逐渐登上了文坛。
纵观马克·吐温近50年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早期创作(1867—1870)。马克·吐温开始创作的时候,美国文坛上正流行着“幽默文学”。一般说来,这种渊源于西部口头文学的幽默文学,旨在逗乐,丰富下层人民的文化生活。马克·吐温的作品与这种幽默文学有所不同,他富于联想,有时把幽默与讽刺结合在一起。用作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我总是教训人”。马克·吐温根据民间传说写成的《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1865),是他的成名作。这些作品反映了西部开发中热气腾腾的欢快生活。
从60年代末开始,马克·吐温就在通讯报道、讽刺小品和短篇中加强了揭露和讽刺的成份。他讽刺宗教教育对青少年的毒害,如《坏孩子的故事》和《好孩子的故事》(1870);揭露新闻界勾心斗角和浅薄无知,如《田纳西的新闻界》(1869)和《我怎么编辑农业报》(1870)。《竞选州长》(1870)是一篇讽刺小品,它揭露资产阶级政客收买报刊,把它们当作造谣中伤、讹诈恫吓的工具,把不同党派的候选人诬蔑为“臭名昭著的伪证犯、蒙大那小偷、盗尸犯、酗酒狂、肮脏的贿赂犯和恶心的讹诈犯”。作者抓住美国报纸不顾事实、专事造谣这一特征,加以极度的夸张。因此这篇作品篇幅虽短,却写得泼辣、俏皮,讽刺十分有力。这是对资产阶级民主选举的一幅绝妙的政治。在这些作品中,马克·吐温常常装成无知、天真的主人公,以达到预期的喜剧效果。
反对种族歧视、揭露美国民主的主题是马克·吐温这一时期作品的又一重要方面。《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揭露“平等”的美国对华工的迫害,作品由一个天真老实的华工艾颂喜的几封信组成。艾颂喜听信了美国是“天堂”、“平等、自由”、“不问国籍、信仰和肤色,都一视同仁”的谎言,远涉重洋,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寻找幸福。但是一上岸就遭警察脚踢棍打,“行李被没收”,他一文不名,外出找工作又被警察抓走,没钱贿赂,只好进监狱。艾颂喜这时才明白“美国天堂”究竟有什么样的“自由”!马克·吐温在加利福尼亚曾目睹“华工被歧视和虐待”的许多实际情形,对中国人深为同情,并多次谈到“中国人安分守己,勤劳”,“心地善良”,这个短篇集中表现了反对迫害中国人的主题。
1869年,马克·吐温发表《傻子出国记》,这是作者游历欧洲各国的通讯报道,作者扮演无知的美国人,嘲笑欧洲的封建残余和宗教愚昧。他在这本作品中写道:“一个人只要有了钱,他就大受尊重,可以当议员、当州长、当将军、当参议员,甭管他是多蠢的一头驴。”从马克·吐温的早期创作可以看出,这位表面上轻松嬉笑、想象力丰富的幽默作家,其实是一位严肃的社会批评家。他的幽默所包含的滑稽诙谐以及他常运用的极度夸张的手法,是一种揭露现实的手段,同时又富于生活气息,深受读者喜爱。他之所以常常以天真单纯的老实人作为作品的主人公,是为了便于揭示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过,马克·吐温在嘲笑欧洲封建残余现象时,流露出美国民主的优越感;在揭露美国社会不平等、不民主现象时仍满怀信心,反映在他的幽默特色上,便是轻淡的嘲讽,在极度夸张、诙谐的形象中伴奏着乐观的基调。
(二)中期创作:70年代到90年代是马克·吐温的创作中期,也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长篇。
马克·吐温的第一部长篇《镀金时代》(1874)是与查尔斯·达德莱·华纳合写的。南北战争后的美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但表面上出现的繁荣掩盖不了内部的腐败。《镀金时代》就是针对这一现象的讽刺和批评。在马克·吐温执笔的章节中,他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赛勒斯和狄尔沃绥。赛勒斯是个幻想发财的小市民,尽管在他家里的餐桌上只有“冷水和一盆生萝卜”,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发财的幻想,从制造眼药水到在荒野上建造大城市,无不津津乐道。在他看来,“整个空气里都是钱”。马克·吐温把他穷困的处境和可笑的幻想进行对照,创造了一个幻想依靠投机取巧发财的美国小市民的典型形象。参议员狄尔沃绥是美国官僚的代表,他是一个一面高唱善行美德,一面贪污受贿的腐败政客典型。马克·吐温的揭露表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70年代并非“黄金时代”,而是“镀金时代”。后来的历史学家沿用这个名称来概括这段历史时期。
1876年,马克·吐温发表了著名的儿童惊险《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是马克·吐温的重要长篇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姊妹篇。描写美国南北战争前的一个小镇,主人公汤姆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儿童,他厌恶枯燥刻板的生活环境,追求的冒险生活。他生性活泼、善于说谎,会搞无穷无尽的恶作剧,却又不乏正直、勇敢、善良的品性。通过小汤姆与庸俗保守的小市民气的格格不入和对枯燥无味的死读书教育方式的厌恶、通过对虚伪的宗教仪式和催眠一样的牧师布道的讥讽,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美国的教育方式与道德生活的批判与否定。此外,作者对儿童心理作了生动、有趣的描写,这是马克·吐温创作特点的一个新发展。但以汤姆和哈克发现强盗藏匿的大量金元结束,似乎迎合了想发横财的小市民口味,落入俗套。
1883年发表的《密西西比河上》是马克·吐温重访密西西比河的随笔。作者用出色的抒情笔调描绘了大河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美好时光的追怀和对大自然的向往。1884年发表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又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继《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又一部儿童惊险,这是马克·吐温最优秀的作品。此外,这段时期的重要还有《傻瓜威尔逊》(1893),用“调包”手法揭露了“白人优越论”,坚持种族平等的理想。
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罪恶,这是马克·吐温长篇的另一主题。《王子与贫儿》(1881)和《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都集中批判和讽刺了英国的君主制度和教会。《王子与贫儿》通过戏剧性的情节,使王子与贫儿互换身份,让王子经受君主专制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种种苦难,贫儿当上国王,能够同情下层人民。作品揭露英国封建制度对劳动群众的残酷镇压。《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幻想一个铁匠出身的19世纪美国人汉克·摩根倒退到6世纪的英国去生活。中,贵族、骑士和教会头面人物,被描绘成愚昧无知、残忍贪婪的角色。汉克·摩根想通过工业革命建立民主制度,但不成功。他策划武装革命,因没有群众支持而失败。作者以荒诞的手法抨击君主专制,有人认为这部是美国当代“黑色幽默”的先驱。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1900)是这一时期优秀的中篇。金钱对社会造成的污浊与罪恶,是马克·吐温作品中经常批判与嘲弄的一大主题,著名的短篇《百万英镑》和《三万元遗产》也是围绕这一主题来写的。《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更进一步揭露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在金钱面前的丑态。赫德莱堡是作者虚构的市镇,居民自诩为“最诚实、最清高的市镇”。但是有一天,一个陌生人送来一袋金币,说是送给镇上曾经帮助过他的恩人,却不指明恩人的姓名就走了。镇上一向被“公认诚实”的居民,尤其是十几位“廉洁”的上层社会人士争着要当“恩人”,于是演出了种种丑剧。作者紧紧扣住他们既要当,又要立牌坊的内心矛盾,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美国道德的虚伪性。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富有戏剧性。
这个时期是马克·吐温创作的黄金时代,也是他在继续观察社会的基础上加深对美国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情操的思考和探索的时期,尖锐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是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点。马克·吐温作品的基调,随着思想的深化,已由轻松的幽默转向辛辣的讽刺。诙谐、滑稽的成份减少了,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马克·吐温脸色冷峻,看不到以前那种揶揄、滑稽的笑容。在表现方法上,作者的想象较以前更为自由活泼,常常大胆地转换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并运用这种手法把历史与现实,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环境加以对照,使作品的主题开掘得更为深刻。如《王子与贫儿》、《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和《傻瓜威尔逊》等。在人物的心理描写方面,作者的技巧更为成熟,如《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总是从表现主题的需要出发,紧紧扣住特定的环境,用细腻而深刻的笔触,对资产阶级的虚伪心理,进行了无情的剖析和鞭挞。
(三)晚期创作。19世纪末,美国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对外侵略扩张的阶段,马克·吐温的创作也转入了第三阶段。揭露和抨击侵略扩张政策是马克·吐温这一时期作品的最重要的内容。在创作形式上,马克·吐温也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地,即从创作转到创作大量的游记、杂文和政论上来。
马克·吐温对美国侵略行径的了解是在1895—1896年间。由于商务上的失败,马克·吐温负债累累,他不得不到世界各地去演讲,以偿还债务。18年发表的《赤道环游记》就是他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印度等英属殖民地的见闻和报道。他谴责英国的殖民政策,抨击“做尽了各种坏事”的英国总督罗德斯。他挖苦说:“我是敬佩他的;等他末日到来时,我一定要买一截他的绞索留做纪念。”他的矛头所指,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他说:“全世界各国的领土——当然包括美国在内——都是从别人的晾衣绳上盗窃来的衣服”,而“各基督教国家的现在正讨论互相掠夺晾在绳上的衣服的”。对于拿起武器反抗的殖民地人民,如澳大利亚的塔斯尼亚人、新西兰的毛利族人,作者给予高度评价。但他对印度士兵的反英起义,取了否定态度。
1900年,马克·吐温回国,声明“我是一个反帝国主义者,我反对兀鹰把爪子伸到任何国家”。他坚决支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早在1866年,他曾撰文反对列强在中国开辟租界。1900年8月12日,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前一天,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的同情是在中国人民一边,欧洲掌权的盗贼长期以来野蛮地欺凌中国,我希望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驱逐出境,永远不许他们再回来。”他预言总有一天“中国将获得自由,拯救自己”。同年11月,他在一次演讲中说:“义和团是爱国的,热爱自己的祖国……我祝愿他们胜利。”他在《使用私刑的合众国》中说:“中国人是优秀的民族,诚实可敬,勤劳可靠”,而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不如回国来规劝那些“对黑人使用私刑的基督徒”。
马克·吐温自1900年后,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发表了《给坐在黑暗中的人》、《为芬斯顿将军辩护》、《战争祈祷》等政论。坐在黑暗中的人指殖民地人民,文章从一个美国传教士在义和团运动后到中国内地去勒索“赔偿费”谈起,揭露海外传教活动是侵略政策的工具。主题是揭露“基督教文明”,这种“文明”包括“爱、正义、自由、平等、教育”等“外面一层包装,花哨、好看、迷人,摆出我们留给本国人享受的文明的特别花样,而藏在里面的,才是那位坐在黑暗中的主顾用鲜血、眼泪、土地与自由换来的那个实质性的东西。”1907年以后,?马克·?吐温完成了《自传》,回忆了他一生的经历,包括童年及早期的劳动生活、创作活动和对当时一些人和事的看法,写得亲切自然,但时有虚构、不实的成分。
1910年,马克·吐温病逝于康涅狄格州。6年后,出版了遗著《神秘的陌生人》(经马克·吐温遗作委员会校订,这个版本删改过多。1969年出版的《第四十四号,神秘的陌生人》是原作。)还出版了《什么是人》。前者托16世纪的奥地利人,一个自称为天使的撒旦来到人间,对人间的丑恶备加嘲弄。他对人们说:“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幻梦。”他诅咒“人连畜生都不如”,对人类前途不抱希望,然后悄然离去。作者借撒旦之口,嘲弄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丑恶现象,在嘻笑怒骂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绝望,把美国的种种丑恶现象当作整个人类不能自拔的罪恶渊薮,进而对整个人类文明和前途表示了悲观情绪。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马克·?吐温是一个“讲笑话的好手”,现在“分明证实了他是很深的厌世思想的怀抱者了”。马克·吐温的短篇在他生前已经介绍到我国。后来,鲁迅还为他的《夏娃日记》中译本作过序。
外国文学常识
一、古希腊文学:
1、 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
2、 悲剧诗人: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奥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3、 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
4、 伊索和《伊索语言》:狐狸与葡萄,农夫和蛇
二、古印度文学:
1、“吠陀”诗集:好几千首诗,既有神话传说,又有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
2、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三、古代日本文学:
1、大和民族最古老的和歌总集:《万叶集》,有四万五千多首歌,多为抒情短歌。日本的诗圣柿本人麻吕擅长写抒情长歌,作品也收集其中。(相当于唐代)
2、世界文明的物语文学的代表:《源氏物语》
四、阿拉伯文学的珍宝:《一千零一夜》
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一) 意大利文学
1、 画坛三杰:
达·芬奇——永恒微笑的《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雕像《大卫》人的尊严和力量
拉斐尔——人间母亲“圣母”
2、文坛三杰:
但丁——长诗《神曲》
彼特拉克——抒情诗集《歌集》
薄伽丘——短篇集《十日谈》
(二) 法国文学
拉伯雷——长篇《巨人传》
(三) 西班牙文学
塞万提斯——长篇《堂吉诃德》
西班牙戏剧之父维加——历史剧《羊泉村》
(四)英国文学
1、英国诗歌之父乔叟——诗体故事集《坎特伯雷故事集》
2、“诗人的诗人”斯宾塞——长诗《仙后》(讲究格律和技巧)
3、莎士比亚:
喜剧——《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等
早期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剧——《暴风雨》《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5、 弥尔顿——《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说“君权民授”;万行史诗《失乐园》、《复乐园》以及诗剧《力士参孙》
六、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一)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三大师
1、 莫里哀(让—巴蒂斯特·波克兰)——《伪君子》《吝啬鬼》《可笑的女才子》
2、 高乃依——《熙德》
3、 拉辛——《昂多马格》《菲德拉》
注:古典主义的特点——维护王权,崇尚理性,模仿古人。讲求“三一律”——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能超出一昼夜。
(二)寓言大师拉封丹——十二卷寓言,共二百四十多则。
七、十八世纪法国“光明世纪”与启蒙运动:
1、 孟德斯鸠——书信体《波斯人信札》
2、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哲理《老实人》
3、 狄德罗——《修女》《拉摩的侄儿》
4、 卢梭——《新爱洛绮丝》《爱弥尔》;自传《忏悔录》
(以上四位属于“百科全书派”,他们共同编写了《百科全书》)
5、 博马舍——剧本《塞雅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拿破仑说,法国大革命是从《费加罗的婚礼》公演那天开始的。)
八、十八世纪英国文学
1、“现代新闻报道之父”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
2、 家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即“小人国游记”)
3、 家菲尔丁——《汤姆·琼斯》《阿米丽亚》
4、 理查逊——第一部现代英国《帕美勒》
注:英国现代三大奠基人:笛福、菲尔丁、理查逊。
九、十八世纪德国“狂飙突进”文动:
1、 歌德——书信体《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
2、 席勒——悲剧《强盗》《阴谋与爱情》
(歌德、席勒属古典主义文学)
3、 海涅——政治讽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诗集《歌集》
(海涅属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1、 湖畔诗人:华兹华丝、柯勒律治、骚塞
2、 拜伦——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诗体《唐璜》
3、 雪莱——“抒情诗之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剧《钦契》;抒情诗《西风颂》
4、 济慈——《恩底弥翁》《伊萨贝拉》《夜莺颂》《哀感》《心灵》
十一、英国
1、 司哥特——历史《威弗例》《清教徒》《艾凡赫》
2、 女作家奥斯丁——长篇《傲慢与偏见》《爱玛》(没有财产的**怎么出嫁,是奥斯丁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
十二、法国
1、 崇拜拿破仑的司汤达——《红与黑》《红与白》(又名《吕西安·娄凡》)《巴马修道院》
2、 史达尔夫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论文学》
3、 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打破“三一律”的戏剧《欧那尼》;长篇《巴黎圣母院》;长篇巨著《悲惨世界》;杰作《九三年》;长篇《海上劳工》《笑面人》
4、 现实主义巨匠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夏辈上校》《幻灭》《邦斯舅舅》《农民》《驴皮记》《贝姨》《搅水女人》……
5、 大仲马(与雨果同一年出生)——剧本《拿破仑·波拿巴》;《三个火》(《三剑客》或《侠隐记》);长篇巨著《基督山伯爵》
6、 小仲马(大仲马的儿子)——《茶花女》
7、 梅里美——中篇《嘉尔曼》(也译《卡门》),我们熟悉的《斗牛士之歌》就出自由《嘉尔曼》改编成的歌剧中;《高龙巴》《青铜女神》
8、 文坛才女乔治·桑——长篇名著《安吉堡的磨工》
9、 缪塞——长篇《世纪儿忏悔录》
10、“现代的始祖”福娄拜——《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
11、左拉的文学实验——《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酒店》《娜娜》《巧取豪夺》
12、科学幻想的大师儒勒·凡尔纳——科幻三步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机器岛》《蓓根的五亿法郎》……(共66部)
13、莫泊桑——《羊脂球》《蛮子大妈》《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生》《漂亮朋友》《我们的心》《温泉》……共三百多篇
14、都德(与莫泊桑同时代)——《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15、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郎士——长篇《希尔维斯特·波纳尔的罪行》,中篇《克兰克比尔》,包含四部长篇的《当代史话》。“它的特色是高贵的风格、深厚的人类同情、优雅和真正高卢人的气质”。
16、法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比法郎士小二十岁的罗曼·罗兰——音乐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主人公克利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1915年,作家因之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巨著《母与子》。罗曼·罗兰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是靠思想和强力称雄的人,而是指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17、拒绝接受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萨特——长篇《恶心》《自由之路》,剧本《苍蝇》《间隔》《可尊敬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辨证理性批判》。他拒绝接受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
十三、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英国:
1、狄更斯——长篇《大卫·科波菲尔》,为幽默连环画配写的故事《匹克威克外传》,讽刺《董贝父子》,长篇《艰难时世》,历史《双城记》,《远大前程》(即《孤星血泪》)
2、萨克雷——长篇《名利场》,历史《亨利·艾斯蒙德》,自传体《潘登尼斯》
3、 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长篇《简·爱》(作家与萨克雷同时代,她十分崇拜他,《简·爱》第二版题辞就是“献给萨克雷”)
4、 夏洛蒂·勃朗特的妹妹艾米丽·勃朗特——长篇《呼啸山庄》
5、 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丽·勃朗特的妹妹安妮·勃朗特——《野岗庄园房客》,记述了三姐妹的家事。
6、 女作家盖斯凯尔夫人——《夏洛蒂·勃朗特传》《南与北》《露丝》
7、 哈代——长篇《还乡》《德伯家的苔丝》《卡斯特桥》《无名的裘德》
8、 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现实主义家高尔斯华绥——《天涯海角》,《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者》《骑虎》《出租》),《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银匙》《天鹅之歌》)
9、 女作家伏尼契——《牛虻》
10、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者王尔德——童话代表作《快乐王子》,《格雷的画像》
11、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戏剧集《不愉快的戏剧集》《愉快的戏剧集》,戏剧杰作《巴巴拉少校》,著名剧本《英国佬的另一个岛》《伤心之家》《苹果车》
12、毛姆——剧本《腓特烈夫人》,长篇《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
13、史蒂文生——《宝岛》,《》《卡特琳娜》,短篇故事集《新天方夜谭》,《化身博士》
14、科幻家威尔斯——《时间机器》《星际大战》《空中战争》《未来事物的面貌》《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月球上的第一批人》
15、家柯南道尔——《血字的研究》《四签名》《波希米亚丑闻》《五彩带》《红发会》《巴丝克维尔猎犬》……(福尔摩斯)
16、意识流家乔伊斯——现代派作品的经典《尤利西斯》(模仿《奥德修记》)
17、现代派大诗人艾略特(注:十九世纪英国文学里,有两个艾略特,艾略特·G是位女作家,著有《弗洛斯河上的磨房》《织工马南》《米德尔马奇》等)艾略特·T·S是个男作家——著名长篇《荒原》,被推为现代派诗歌划时代的里程碑。1948年,诗作《四个四重奏》使诗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乔伊斯,艾略特,法国的普鲁斯特,奥地利卡夫卡)
十四、俄罗斯文学
1、俄罗斯文学之父大诗人普希金(1799--1837)——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政治讽刺诗《自由颂》《乡村》《童话》《致恰达耶夫》,长篇诗体《叶甫盖尼·奥涅金》,长诗《茨冈》,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短篇《驿站长》《村姑》《暴风雪》《射击》,长篇《上尉的女儿》(莫斯科第一美女冈察罗娃,尼古拉一世,法国贵族流氓丹斯特)
2、寓言作家克雷洛夫,创作了二百多篇寓言,比如《农民与大河》《杂色羊》
3、果戈里——集《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得》《彼得堡故事》(包括《狂人日记》《涅瓦大街》等),最著名的短篇《外套》,讽刺喜剧《钦差大臣》,长篇《死魂灵》
4、诗人莱蒙托夫——成名作《诗人之死》,抒情诗《咏怀》《诗人》《一月一日》,长诗《童僧》《恶魔》,长篇《当代英雄》
5、屠格涅夫——长诗《巴拉莎》,著名的集《猎人笔记》,长篇《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
6、刚察洛夫——《奥勃洛摩夫》《平凡的故事》《悬崖》《战舰巴拉达号》(太平天国革命)
7、赫尔岑——长篇《谁之罪》,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8、陀思陀耶夫斯基——长篇《穷人》《二重性格》,最著名的长篇《罪与罚》,记实文学《死屋手记》,小人物惨史《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著名的长篇《白痴》,促成作者姻缘的《赌徒》,长篇《魔鬼》《少年》《卡拉马卓夫兄弟》
9、剧作家亚·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
10、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早期《哥萨克》,“空前最伟大的”《战争与和平》,著名长篇《安娜·卡列尼娜》,晚年作品《复活》(契诃夫说:“托尔斯泰不是人,他是天神朱庇特”)
11、“散文中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语)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万卡》《苦恼》《草原》《第六病室》,讽刺《套中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12、绥拉菲莫维奇——长篇《铁流》
13、无产阶级文学之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母亲》《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戏剧《底层》
14、小托尔斯泰(阿·托尔斯泰)——长篇《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历史《彼得大帝》
15、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向左进行曲》,长诗《列宁》《好!》,创造了新的诗体形式“阶梯式”
16、最有名望的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17、法捷耶夫——《毁灭》《青年近卫军》
18、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
十五、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
1、 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长篇叙事诗《塔杜施先生》,长诗《格拉席娜》
2、 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文学家显克维奇——长篇《你往何处去》,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历史《十字军骑士》
3、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长篇叙事诗《农村的大锤》《勇敢的约翰》《使徒》,《自由,爱情》
4、 保加利亚爱国文学家伐佐夫——长诗《轭下》
5、 捷克作家哈谢克——名著《好兵帅克》
6、 捷克作家伏契克——长篇报告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被翻译成86种文字)
7、 奥地利家茨威格——代表作《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
8、 奥地利家卡夫卡——代表作《变形记》,长篇《审判》《城堡》《美国》,短篇《判决》《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
9、 德国作家霍夫曼——《金罐》,集《谢拉皮翁兄弟》
10、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老子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他熟悉中国文化)
11、德国的格林童话(哥哥叫雅科布·格林,弟弟叫威廉·格林)——共216个故事,《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狼外婆)《蓝灯》……
12、世界童话大王丹麦作家安徒生——《打火匣》《豌豆上的公主》《皇帝的新衣》《人鱼公主》《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夜莺》《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卖火柴的小女孩》
13、现代戏剧之父戏剧大师挪威作家易卜生——《勇士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开创了“社会问题剧”的新样式。
外国文学常识(四)
十六、美国文学
1、“引起一场大战的小妇人”(林肯语)斯托夫人——美国最早的现实主义,揭露蓄奴制野蛮丑恶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2、浪漫主义作家霍桑——长篇代表作《红字》,《玉石雕像》《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短篇集《重讲一遍的故事》《古屋青苔》
3、“把害怕发展到恐惧,把奇特变成怪异和神秘”的爱伦·坡——恐怖:著名短篇《厄舍古厦的倒塌》《黑猫》《红色死亡面舞会》,推理《莫格街谋杀案》《被窃的信件》《金甲虫》
4、惠特曼——唯一的诗集《草叶集》,共383首诗。
5、麦尔维尔——“捕鲸百科全书”《白鲸》
6、马克·吐温——长篇《汤姆·索亚历险记》,童话《王子与贫儿》《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讽刺《百万英镑》《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竞选州长》
7、德莱塞——长篇《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天才》,“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禁欲者》,轰动美国的“美国最伟大的”《美国的悲剧》
8、欧·亨利——《爱的牺牲》《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和赞美诗》等,他的三百多篇短篇,大都收在《四百万》《西部之心》《城市之声》《善良的骗子》等集子里。
9、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圣殿》《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喧嚣与疯狂》——“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10、杰克·伦敦风格粗犷、充满力量的“硬汉文学”——《北方的奥德塞》《热爱生命》《海狼》《铁蹄》《马丁·伊登》
11、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创立简洁文风的海明威——长篇《太阳照样升起》,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永别了,武器》,反映西班牙内战的《丧钟为谁而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举世闻名的《老人与海》
12、获得诺贝尔奖,大都以中国为背景的女作家赛珍珠——获奖《大地》,她还把《水浒传》译成了英文。
13、女作家马格丽特·米切尔——美国内战为背景的《飘》
14、黑人文学,哈利——《根》
十七、拉美文学
1、 美州大陆上最古老的书——《波波尔·乌》
2、 印加文学作品——《奥扬泰》
3、 墨西哥女作家克鲁斯——自由体长诗《初梦》
4、 墨西哥戏剧家阿拉尔孔——《可疑的真理》
5、 墨西哥家科萨尔迪——拉美第一部长篇《癞皮鹦鹉》
6、 阿根廷家埃切维里亚——《屠场》,长诗《女俘》
7、 古巴诗人民族英雄何塞·马蒂——历史剧《阿布达拉》,诗集《伊斯马利略》《纯朴的诗》《自由的诗》
8、 现代主义诗歌成熟的标志作品,尼加拉瓜诗人卢文·达里奥——诗集《蓝》
9、 委内瑞拉家列戈斯——长篇《唐娜芭芭拉》
10、反映印第安人反抗白人压迫的代表作——玻利维亚作家阿格达斯的《青铜的种族》
11、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孤寂》《有刺的树》《葡萄压榨机》
12、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老战士诗人聂鲁达——《漫歌集》
1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获奖作品《总统先生》
14、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5、巴西作家吉马朗埃斯——长篇《女奴伊佐拉》
十八、非洲文学:
1、 阿拉伯文坛的“诗圣”,埃及诗人艾哈迈德·邵基——诗剧《女王克娄巴特拉》
2、 埃及大文豪塔哈·侯赛因——自传体《日子》,《鹧鸪的鸣声》《山鲁佐德之梦》
3、 埃及文学家陶菲格·哈基姆:自传体《灵魂归来》,哲理剧《洞中人》
4、 塞内加尔诗人桑格尔(1960年当选总统):《祈求和平》《黑色的妇女》
5、 马达加斯加诗人拉贝马南雅拉——长诗《安祭》《七弦琴》,诗集《千年来的礼仪》《朗巴》,剧本《马达加斯加的神明》《诸神会宴》
6、 非洲最有才华的家之一,尼日利亚家阿契贝——四部长篇《瓦解》《动荡》《神箭》《人民公仆》
7、 非洲最著名的戏剧家,非洲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尼日利亚女作家沃莱·索因卡——早期戏剧作品《沼泽地的居民》《裘罗教士的考验》,著名荒诞剧《疯子与专家》《大路》。“这奖金不是发给我个人的,它是奖给我所代表的文学的。而我是非洲整个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十九、亚洲文学
1、越南古典文学叙事长诗《金云翘传》(根据中国明代同名改编),作者阮攸,字素如,号清轩,越南河静省人。
2、古典名著《春香传》(比中国京剧《玉堂春》要早)
3、东方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大文豪泰戈尔——最著名的短篇《摩诃摩耶》,长篇《戈拉》,获奖诗集《吉檀迦利》,诗集《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
4、 印度文学家普列姆昌德——长篇代表作《戈丹》(与老舍《骆驼祥子》几乎同时问世)
5、 缅甸“诗学大师”近代诗人德钦哥都迈——《洋大人注》《孔雀注》《猴注》《狗注》
6、 日本近代文学的开创者二叶亭四迷:《浮云》,长篇《面影》《平凡》
7、 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长篇《我是猫》《三四郎》《其后》《门》,中短篇《哥儿》《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道草》等
8、 夏目漱石的学生芥川龙之芥——《罗门生》《鼻子》《地狱图》
9、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获奖作品《雪国》《千羽鹤》《古都》三部。
10、日本***人,坚定的革命战士小林多喜二——代表作《蟹工船》
11、日本作家井上靖——三十二卷《井上靖集》,以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为题材的的《天平之甍》,以中国古代历史为题材的《楼兰》《敦煌》《苍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